“當前都在種小麥,正是用水的時候,但是我們這兒澆地一直用不上黃河水,真是急死人。” 10月9日,臨邑縣臨南鎮楊香村的楊先生撥打12345市民熱線反映。據楊先生介紹,由于入秋以來氣候干燥,土地墑情不好,為保證小麥出芽,村民都打算澆地,可遲遲等不來黃河水,急壞了大家。
記者在市民熱線管理辦公室了解到,近期正值冬小麥播種期,反映灌溉水源不足的訴求較為集中,自10月1日至今,共收到相關訴求近200條。平原縣前曹鎮后謝洼村的謝先生反映,去年這個時候,地里都已經澆上黃河水了,但今年卻無法實現。“聽說前些日子調了一次水,離水庫近的一些村子都有水用了,我們這些距離遠的村就一直等著,萬一耽誤了農時影響收成怎么辦?希望相關部門能幫忙協調,讓我們盡快用上黃河水。”
針對這一問題,市水利局工作人員進行了解答。據介紹,由于氣候影響,目前黃河上游來水減少,小浪底水庫蓄水量較往年少40%,直接導致我市引黃流量偏小,全市兩個灌區,僅開放了潘莊灌區,客觀上造成了黃河水供應緊張。
為確保全市農業用水,我市各級水利部門自9月起就在積極爭取引水指標,并已優先保證群眾生活用水充足。由于近期引水配額受限,每天大概可以引水250余萬立方米,這些水僅能灌溉約3萬畝農田。據了解,目前全市播種面積預計790萬畝,短時間內無法全部用黃河水灌溉。“農民現在很依賴黃河水。黃河水澆地不但方便,而且比用機井水澆地便宜。”工作人員說。針對現狀,他們建議,村民遵循以河補源、以井保豐的原則,面對黃河水可用不可靠的實際,發揮全市近8萬眼機井的作用,積極利用井水解決灌溉問題,確保農業生產不受影響。 來源:德州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