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水是直接為人民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的基礎事業,其自身發展邁出的每一步都與人民群眾的利益息息相關。市自來水集團堅持從人民的需求、城市的發展出發想問題、辦事情,三年邁出三大步,使天津的用水條件和用水環境得到了根本改善。
完善地下管網改善用水環境
供水管網如同城市的血脈每天奔流不停。近幾年,自來水集團始終把延伸、完善地下管網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他們一改以往依靠國家投資、等用戶上門的被動作法,主動搶抓機遇、借勢發展,在海河綜合開發、市政道路建設、大規模舊房改造中延伸、改造管網。為支持工業戰略東移建設了東麗湖等供水工程,發展了津塘二線的供水用戶。在支持區縣經濟中擴張發展,建設了楊柳青源水管道,改造了水廠,實施了靜海縣遠距離輸水工程……僅今年上半年,就新增管網93.25公里,增加供水面積40平方公里,實現了管網、調度、水質協調發展。今年下半年,他們把先進的設計、精良的施工貫穿于津濱水廠、直徑2600毫米南水北調干管、天鋼二期擴建、鋼管公司煉鐵項目及生活區、華拓科技產業園區、北辰開發區及古文化街、海河音樂花園直接飲用水等重點供水工程之中,在為經濟發展提供后勁的同時,改善了新鋪管道沿線居民的用水環境。
提高輸水能力嚴把水質關
歷經百年的本市供水管網現全長4320公里,這其中服役超過20年的老舊管網占47.16%,直到不久前,還存在不少因管道銹蝕造成的供水低壓片。隨著本市邁向國際化大都市步伐的加快,自來水集團從2000年開始,以每年50公里的速度對老舊管網進行更新改造,使低壓點、片逐年下降。在去年完成近100公里庭院小區管網的基礎上,今年又利用銀行貸款投資改造101片200公里的老舊管網,從而有效提高這些地區的管網壓力和輸水能力,改善當地居民的用水條件。目前,河東區常州里、河北區寶興里、南開區天拖南保山里、河西區同江里及南開區林苑西里5個地區的20公里庭院小區舊管網已改造完畢,極大改善了當地居民的用水條件。與中心城區的居民相比,環城地區居民對自來水改造帶來的好處感受更深,由于自來水管網的不斷延伸,不但改善了當地的投資環境,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更結束了東麗、津南、靜海等地下水含氟高地區群眾長期飲用地下水而罹患氟斑牙、氟骨癥的歷史,提高了百姓生活質量,控制了地面沉降,從而造福于子孫后代。
為提高水質,自來水集團狠抓被列入國家科技攻關“863工程”的北方地區安全飲用水保障技術課題,聘請多位包括中科院院士在內的專家,就改善源水水質、安全預處理,微量有機物、氨氮及藻類去除技術,水蚤、紅蟲等浮游生物的滅活及去除技術等方面進行專題研究,取得了多項發明專利。目前部分研究成果已在產供水中投入應用,并帶來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為改善群眾的用水條件,他們在鋪設新管及舊管網改造時大量使用PCCP新型管材,以減少因銹蝕造成的水質污染。在全市管網中設置47個水壓測壓點,利用無線遠傳系統,使調度中心對管網運行狀態實施實時監控,隨時調整管網壓力到最佳狀態。通過以上種種措施,在本市率先于全國開展的水質公示中,自來水集團的各項水質指標一直高于國標水平。
完善功能持之以恒謀發展
連續被列為市政府改善群眾生活二十件實事之一的自來水抄表到戶改造工程,是自來水集團公司順應用戶需求推出的民心工程。自2002年開始,到目前已累計完成了131萬戶、共計158萬具水表的轉換工作,占工程總量的96%,自來水集團在進行最后沖刺的同時正在制定水表轉換后的后續服務項目,以全面完成這一民心工程。在水表轉換過程中,自來水集團根據實際對需要改造的老舊管網進行了徹底更新,解決了內部管網漏水的后顧之憂。同時,他們還在換表過程中推廣應用了無線遠傳水表、IC卡水表等智能化水表,并借助科技手段推行“金卡”工程,用戶只要持有銀行發行的水費儲蓄存折或信用卡,便可預存或劃撥水費。凡此種種便民措施,實現了“抄表到戶不入戶、便民利民不擾民”,改善了居民生活環境,化解了因水費糾紛造成的鄰里矛盾,使服務手段更加人性化,適應了城市生活的快節奏。
與時俱進服務方式不斷創新
在取得現有成績的基礎上,自來水集團從以人為本的服務觀出發,進一步完善服務機制、提高服務功能。首先是搞好“抄表到戶”的后續服務,實現“抄表到戶”后,由供水部門接管的全市結費水表以內的管道長達4600公里,這意味著供水部門在維護、服務方面的工作量和難度都將成倍增加,自來水集團將為此理順服務關系、建立精干的專業服務隊伍。其次,根據國家對自來水水質的要求,成立水質檢測中心,加密檢測的頻率,同時加強對源水的預前處理,保證將清澈甘甜的自來水送到用戶家中。為滿足用戶在水質、水壓、維修、熱線投訴等方面的需求,將在23149999供水熱線的基礎上籌建客戶服務中心,并配備GPS衛星定位系統,運用科技手段及時發現管網運行中的跑漏現象,并從最近的距離調動搶修車輛,以縮短搶修漏水的時間,真正實現對管網的監護、管理、保養、維修一體化,從而開創本市供水事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