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7日,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榛子鄉幸福村個體工商戶郭朋燕店里,100多平方米的門店干凈整齊,貨架上擺滿了香菇、木耳、土蜂蜜。“你看這些蜂蜜,都是剛割下來的,一會兒就快遞發深圳去了,這一批就訂了十幾斤,除去運費,還可以賺四五百塊錢。”郭朋燕說。
興山縣地處鄂西山區、秦巴余脈,大山深處的鄉村百姓長期面臨著“出行難”“辦事難”“就醫難”“上學難”“致富難”等一系列困境。一根光纖、三方屏幕,為“信息革命”浪潮中山村經濟社會發展找到了一條新路子,老百姓足不出戶,便能通過電視、電腦、手機等互聯網終端享受便捷生活。
走進昭君鎮灘坪村83歲老人嚴家發的家,一臺50英寸液晶電視擺放在客廳中央。老人手持遙控,通過“四務通”平臺,很快就撥通了孫子的電話,跟他視頻聊天。老人家中還安裝了多個攝像頭,兒孫們通過“四務通”便可在手機上實時照看老人。
灘坪村今年在全省特困村中率先實現戶戶通光纖,“信息高速”入農家,60歲的老黨員李祖森說,他常常在“四務通”上瀏覽村務信息、查詢個人社保、看病預約掛號……
“信息高速”的暢通,也使得一些年輕人返鄉創業。在南陽鎮陽泉村,電商聯盟“儂加e社”已初具雛形。
走進南陽鎮陽泉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有一間“辦公室”與眾不同,儼然是一間小小陳列室,展架上擺放著包裝精致的土蜂蜜、土雞蛋、白酒等當地特產。這里正是“儂加e社”電商聯盟創業基地。“我們8個年輕人聚在一起成立了‘儂加e社’,相信以后會做大做強。”合伙人袁志梅介紹道。
跑跑雞、跑跑兔、跑跑豬、跑跑羊……今年,南陽鎮被納入三峽生態經濟合作區“宜昌試驗”首批試點鄉鎮,“養生南陽”鄉村旅游借助農村網格“四務通”的“信息東風”愈加紅火。“全國金牌農家樂”小臺農莊,專門制作了旅游宣傳片,通過“四務通”推介,前來旅游的客人更多了。
據悉,今年興山縣財政安排1000萬元用于補貼農村光纖“戶戶通”和“四務通”建設,為農戶免費提供機頂盒和“光貓”,新開通農村“四務通”用戶11000余戶,11月底將實現全縣戶戶通光纖和“四務通”全覆蓋的目標。 來源:三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