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天8時,南水北調工程已為天津累計供水10.74億立方米,其中向城市供水超過10億立方米,水質常規監測24項指標一直保持在地表水Ⅱ類標準及以上。津城形成了引灤、引江雙水源保障的供水格局,12個行政區、850萬市民用上引江水。
國務院南水北調辦日前組織水源地豫、鄂、陜三省30名代表,考察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天津、北京段配套工程,記者了解了這“清泉”的來之不易。
據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本市中心城區、濱海新區、寶坻、靜海城區及武清部分地區等區域實現了引江、引灤雙水源覆蓋。王慶坨水庫工程和北塘水庫完善工程正在建設中。王慶坨水庫計劃2017年完成一期工程,建成后可顯著提高天津的城市供水保證率和中線斷水情況應對能力;北塘水庫完善工程主體已完工,正在安裝設備,今年10月具備蓄水運行條件,屆時將作為引江在濱海新區的調蓄及事故備用水庫,為濱海新區提供水量豐沛、水質優良的生活和工業用水。寧漢供水工程和武清供水工程即將開始施工,這兩項工程完成后,可為寧河、漢沽、武清城區提供引江、引灤雙水源,為這些區域實施地下水壓采提供水源保障。
據了解,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丹江口水庫調水,陜西、湖北、河南是水庫的水源地。為了一渠清水北送,丹江口庫區34.5萬群眾離開了故土,據湖北省南水北調辦與陜西省發改委代表介紹,陜、鄂兩省還取締了黃姜種植、網箱養魚、金屬礦開采、造紙等污染較重的原支柱產業,在京津的對口幫扶下已經開始轉型為發展旅游業、服務業、高端制造業。此外,陜西省還出臺了《漢、丹江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盡全力保護好水源。 來源:中國管道商務網
國務院南水北調辦日前組織水源地豫、鄂、陜三省30名代表,考察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天津、北京段配套工程,記者了解了這“清泉”的來之不易。
據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本市中心城區、濱海新區、寶坻、靜海城區及武清部分地區等區域實現了引江、引灤雙水源覆蓋。王慶坨水庫工程和北塘水庫完善工程正在建設中。王慶坨水庫計劃2017年完成一期工程,建成后可顯著提高天津的城市供水保證率和中線斷水情況應對能力;北塘水庫完善工程主體已完工,正在安裝設備,今年10月具備蓄水運行條件,屆時將作為引江在濱海新區的調蓄及事故備用水庫,為濱海新區提供水量豐沛、水質優良的生活和工業用水。寧漢供水工程和武清供水工程即將開始施工,這兩項工程完成后,可為寧河、漢沽、武清城區提供引江、引灤雙水源,為這些區域實施地下水壓采提供水源保障。
據了解,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丹江口水庫調水,陜西、湖北、河南是水庫的水源地。為了一渠清水北送,丹江口庫區34.5萬群眾離開了故土,據湖北省南水北調辦與陜西省發改委代表介紹,陜、鄂兩省還取締了黃姜種植、網箱養魚、金屬礦開采、造紙等污染較重的原支柱產業,在京津的對口幫扶下已經開始轉型為發展旅游業、服務業、高端制造業。此外,陜西省還出臺了《漢、丹江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盡全力保護好水源。 來源:中國管道商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