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遷市宿城區通過八個年度(2008-2015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和三個年度(2013-2015年)區域供水工程建設,至2015年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共投資2.65億元,鋪設管網6068公里,解決了全區11個鄉鎮139個行政村47.88萬農村人口的飲水不安全問題,實現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全覆蓋。
其中,區域供水工程投資9960萬元,鋪設區域供水管網66.4公里,實現區域供水管網鄉鎮覆蓋率100%。到今年6月底,蔡集等10個鄉鎮全部或部分群眾吃上駱馬湖水,區域供水通村率達到90.6%,達戶率達到88.7%。另外,在區財政資金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投資近1000萬元,實施項里街道涉農居委會改水工程,解決5個涉農居委會1.8萬人的飲水問題。工程現已基本完成,正在進行掃尾以及與銀控自來水公司的管網對接等工作。
2016年,宿城區承擔的主要任務是協助銀控自來水公司建設兩座增壓泵站。區政府明確專人幫辦,加強與鄉鎮等各方協調,參與工程進度計劃編制、督促,保證工程無障礙施工,目前陳林增壓泵站建設基本完成;王官集增壓泵站形象進度達到80%,預計比原計劃提前兩個月完成。
在近幾年的農村飲水安全及區域供水工程工作中,宿城區科學組織,周密部署,有力地保障了工程的順利實施。區委區政府成立了以區長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的區域供水通村達戶工程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處理工程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各鄉鎮相應成立了區域供水通村達戶推進工作組,負責轄區內征遷清障、矛盾協調和協助工程規劃建設,保證無障礙施工;區里從水務、財政、發改等部門抽調精干技術力量成立工程建設處,作為項目法人行使建設管理職責,有效推進了工程建設的順利推進。
在前后兩輪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規劃之初,宿城區將各鄉鎮轄區內的供水水源井聯網設計,采用多水源、等壓環狀管網輸送的供水方式,形成覆蓋鄉鎮的環網供水體系,保證了供水水量,提高了供水保證率,并為區域供水預留了接口,實現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與區域供水工程的無縫對接,為區域供水的推進打下良好基礎。
在規范工程實施方面,嚴格按照基建程序操作,全面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工程建設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建立覆蓋工程全過程的質量責任體系,落實參建各方質量終身負責制,強化安全生產管理,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建立健全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實行專戶存儲、專款專用,把好工程資金支付關,確保實現工程安全、資金安全。
為加快推進第二水廠擴建、區域供水管網和增壓泵站建設,宿城區明確專人負責,24小時跟蹤幫辦,加強與銀控公司、施工單位對接,及時協調處理各種矛盾,相關鄉鎮明確分管領導現場服務,配合銀控自來水公司做好信息采集歸檔等工作,加快推進區域供水工程建設和通水工作。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成后,將及時移交宿遷市普惠供水有限公司,實行“統一收費標準、統一資金管理,統一水質檢測,統一評比考核”的規范化管理,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長效運營起到積極的保障和推動作用;區域供水通達后,按照“同源、同網、同質、同服務”的要求,采取由宿遷銀控自來水公司直接收費到戶的運行管理模式,實現“從源頭到龍頭”的一體化管理。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