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將“互聯網+”現代農業作為11項重點行動之一,明確提出利用互聯網提升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促進農業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的總體目標,部署了構建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發展精準化生產方式、提升網絡化服務水平、完善農副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等4項具體任務。
農業信息化頂層設計在一項項密集的政策出臺中有序展開?!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加強農業與信息技術融合,發展智慧農業;《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提出培育互聯網農業,建立健全智能化、網絡化農業生產經營體系,提高農業生產全過程信息管理服務能力;《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也將對全面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作出總體部署。近日,農業部正式發布了《“十三五”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規劃》,為“十三五”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和任務。
搶占農業現代化的制高點,將信息化與現代農業的深度融合視為驅動農業“跨越發展”、助力農民“彎道超車”、縮小城鄉“數字鴻溝”的新動能,已經成為農業農村工作者的共識。在部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工作中,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強調,要以發展電子商務為重點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把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作為推動農業市場化、倒逼標準化、促進規?;?、提升品牌化的重要舉措,抓好市場信息服務、試點示范和信息進村入戶,利用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實現“互聯網+”現代農業。
2016年4月,《“互聯網+”現代農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出臺,明確了未來3年的總體目標——到2018年,農業在線化、數據化取得明顯進展,管理高效化和服務便捷化基本實現,生產智能化和經營網絡化邁上新臺階,城鄉“數字鴻溝”進一步縮小,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有力支撐農業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責任。”農業部副部長屈冬玉說:“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難點在農業,短板在農村,關鍵在農民。我們只有站上全世界互聯網的同一起跑線,以機不可失、時不我待的歷史緊迫感,以勇于擔當、奮發有為的歷史使命感,加大改革創新力度,采取扎實有力的措施,確保‘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順利推進,努力縮小城鄉數字鴻溝,盡快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農業強國。” 來源:吾谷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