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城鎮污水處理廠尾水除磷脫氮的“提標”工作開始啟動。8月22日,城北污水處理廠率先進行了“提標”改造方案技術評審會。
為推進太湖水污染治理,江蘇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08年底江蘇省內污水處理廠尾水排放必須達到嚴格的省控標準。這一標準除了總氮指標外,其他指標都要達到最為嚴格的國家一級A類排放標準。污水“提標”處理后,尾水中的污染物含量將進一步降低,如總氮將從20個單位降低到15個單位,總磷含量也將降低一半。這不僅可以削減排入河流的污染物,還可以通過尾水的二次利用充分節約水資源。
目前,常州市的城北、江邊、戚墅堰等污水處理廠和國內大多數污水廠一樣,執行的還是一級B類排放標準。因此,現有污水處理廠的生產工藝必須進行技術改造,對尾水進行深度處理,才能達到“提標”排放的要求。此次,中國市政工程東北設計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和常州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分別為城北污水處理廠進行了“提標”改造的技術方案設計。來自同濟大學、清華大學、東南大學等高校和專業單位的11位專家對3個“提標”改造技術方案進行了評審。
記者獲悉,常州市區江邊污水處理廠和戚墅堰污水處理廠的“提標”工作也在積極推進之中。清潭和麗華污水處理廠由于缺乏基礎,將被改造為提升泵站,其處理的污水將輸送到江邊廠進行“提標”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