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向金門供水工程大陸部分目前進展順利,預計8月底將完成陸地管道鋪設,下個月將開始泵站機電設備安裝,而臺灣方面負責的海底管道建設有望在年底竣工。
晉江圍頭,曾是國共對峙時期的戰爭前線,如今卻成為晉金供水工程人員戰酷暑、拼工期的前線。
戰地成工地兩岸記者體驗滄桑巨變
24日下午,兩岸記者走進晉江市金井鎮圍頭一帶,去了解工程進展情況,并實地感受這塊土地、這片海域的滄桑巨變。在去工地的路上,經過一片戰地紀念園,里面的大炮、碉堡等遺存似乎還提醒著大家,這里曾發生過慘烈的戰爭。不過硝煙早已遠去,如今的圍頭一片寧靜、繁榮。
兩岸記者首先來到大陸方的工地,這里的工程已接近尾聲。據施工單位——福建晉金供水有限公司介紹,總長11.68公里的陸地管道,已完成11.5公里的鋪設,預計將在這個月底全部完工,9月上旬力爭完成管道試壓;此外,9月還將開始泵站機電設備安裝,10月可完成調試,屆時將具備通水條件。據了解,大陸方的總投資額約為1.29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1.1億元,目前剩下的多為裝修等工程。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還介紹,金門供水工程事關金門民眾福祉,從提出到簽約持續20年,政治意義巨大,影響深遠,為了更好展示兩岸通水歷程,擬籌建兩岸通水交流展示中心,力爭明年開工。
烈日下施工陸企助臺灣鋪海底管道
而臺灣方面負責的海底管道鋪設,則發包給江蘇神龍海洋工程公司,由這家大陸的企業負責施工,前天兩岸記者也搭漁船來到海上的施工平臺。
坐船約半個小時,抵達神龍公司的工程船上,只見幾十根粗管,堆放在船上,十多名工程人員正冒著35°以上的酷暑施工,他們揮汗如雨。據項目經理倪福生介紹,這種粗管是口徑800毫米、長度40米的HDPE管,由于質量較輕,在施工時需要安裝水泥造的配重塊,而這樣的管道將埋在淤泥之下3.5米的海底。
自海底管道鋪設今年6月動工以來,目前工程進度已達到12%,比原計劃快了3%。倪福生表示,目前70余名員工吃住都在海上,一天24小時三班倒施工,每天可鋪設5根左右,預計11月份就可完成,蓆塊(用于保護管道)的安裝預計12月能施工完畢。
提到施工中遇到的困難,倪福生說,圍頭一帶海域多灘涂,施工不易,在淺海地帶只能等漲潮時才能開工。而進入深海后,又要面臨臺風、東北季風的影響,工程船顛簸嚴重。現在高溫籠罩,在烈日下工作大家都很辛苦。
按規劃,明年9月金門人可吃到大陸水,倪福生表示,海底管道鋪設完成后,明年主要進行兩岸接點的連接和一些后期的調試,有信心按時完成,向兩岸民眾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來源:海峽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