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與西歐占據市場 發展中國國家蘊含巨大潛在需求
智能水表目前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歐等發達國家市場,總體來說,由于人們對于水資源管理可持續化愈加重視,先進水表計量技術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智能水表技術的應用并不受區域限制,但是各區域市場的驅動及限制因素不盡相同。目前,該技術的主要市場集中在以北美和歐洲為首的發達地區。在發展中地區,智能水表設備的應用普遍還處于試點階段。智能水表的增長很大程度上是由北美市場所拉動,智能水表的出貨量仍然只占水表總出貨量的一小部分。以2010年為例,全球智能水表出貨量僅占全部水表的6%,而預計到2016年年末,該比例僅上升至8%。
目前為止,大額的智能水表銷售業務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歐洲,其他地區依舊處于項目試點階段。發達地區的成功經驗提高了人們對于智能水表技術的重視,但目前其他地區的銷售還并未出現顯著增長。相信在未來,隨著發展中地區各大自來水供應商相繼率先引入智能水表,該技術會受到更多的肯定,其銷售量也會大大提升。亞太及中東地區的市場雖然還不成熟,但是在未來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尤其是中國和印度兩個國家,其政策支持以及資產私有化進程對行業發展十分有利。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國家對于先進供水技術也有相當大的需求,因而其智能水表市場規模將繼續擴大。
國內智能水表困境與機遇共存
隨著小區智能化的要求越來越高,需要專職人員上門抄表完成的手工方式存在人為誤差率高、效率低等原因,智能水表開始在我國發展起來。
然而,在國內市場上,智能水表改造需要巨額資金投入,資金來源問題是困擾智能水表發展的一大瓶頸。智能水表行業所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融資問題,大部分自來水廠資金并不充裕,通常其預算的很大一部分都用于供水網絡的維修。要想投資新技術,無論從預算里撥款還是融資都具有相當的困難。而在投入大量資金引進智能水表之前,企業往往只是先啟動小型的試點項目,智能水表市場的發展因此深受影響。現階段廣泛推廣使用智能水表的條件還不成熟,尚需時日。
智能水表技術復雜,至今還沒有統一的技術路線和標準。智能水表產業發展離不開標準體系的建立和相關標準的先行。然而,在我國水表行業不同于電表行業,全國水務系統比較分散,技術力量不如電力行業“強勢”,因此標準體系及標準制修訂工作只能由水表行業協會來承擔。同時,從2002年國家積極引導推行階梯水價進而帶動智能水表行業高景氣以來,大量水表企業卻在投入智能水表行業后虧損破產,其中技術的更新、產品質量的穩定性無法滿足用戶需求是最主要原因。
智能水表研發投入的壁壘高,小作坊型的普通水表企業無力持續更新技術。智能水表無線通信本身具有射頻性能不穩定、受到環境散射等導致不可知性影響大、通信頻段資源緊缺、同頻干擾較嚴重等限制,因此具有相當大的技術實現方面的難度,除此以外,功耗也是實現瓶頸之一。智能水表長期運行于潮濕以及銹蝕環境中,其電控模塊極易發生故障,而國內自來水水質差,部分中大型企業通過引進進口技術發展智能水表業務也遇到極大困難。
水表的下游自來水公司占有主導地位,我國自來水公司眾多,水表行業競爭激烈。水表的下游是自來水公司、地產開發商、物業管理公司,其中自來水公司占絕對主導,并且全國自來水公司呈現高度分散管理的狀態,從省級到地市級到縣級,層層分治,擁有大多數管理含采購自主權。根據國家統計數據,目前全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332個地級行政區劃單位、2854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預計總共存在管理相對獨立的自來水公司超過3000家,這種高度分散的管理體系對水表行業的影響就是地區采購壁壘極高,加上大量的自來水公司第三產業的競爭,造就了目前全國水表生產企業多達600多家,競爭十分激烈,行業集中度低。
總結
由于國內的智能水表和國外相比,起步時間相當,而我國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為智能表發展提供了較大的市場,國內企業創新活躍,快速的發展和需求導致了一些問題的產生。未來,智能水表取代機械水表還要經歷很長的時間,但是其趨勢不容置疑! 來源:環球表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