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山習慣性地又擰緊了一下水龍頭,與其他村民一樣,文明山對政府從黃河引來的水格外珍惜。
文明山所在的中尤村是河北省滄州市海興縣一個普通村莊,曾經飽受高氟水困擾的村民在2014年喝上黃河水后滿心歡喜。
雖然高氟水對身體不好,但越來越深的水井說明高氟水曾是這里的稀缺水源,村民們不得不喝,他們或許不知道不斷加深的水井已加速地下水漏斗形成。
文明山擰緊的是珍惜、是節約,而背后卻是河北省需要逐步解決的“水”問題。
“水”事重重
“全省人均水資源量307立方米,僅為全國平均值的1/7,遠低于國際公認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極度缺水標準。”在河北省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上,農工黨河北省委提交的《加強水資源保護改善生態環境》提案,深入分析了河北“水”事現狀,并給出了6大方面31條具體意見建議。
除了資源性缺水問題長期存在外,全省用水浪費現象也比較突出,用水結構與水資源稟賦條件不符,高耗水產業過重,部分工業企業特別是縣鎮工業節水設施和節水技術不到位,生產工藝落后,農業灌溉“最后一公里”問題也未有效解決。
另外,地下水超采嚴重,形成了7個大的地下水漏斗區,導致海水入侵等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地表水生態脆弱,由喬、灌、草結構形成的多層次、多品種的立體綜合穩定生態系統尚未普遍建立。農村排污治污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全省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河流污染問題突出。此外,節水護水工程和制度體系不健全,水資源保護剛性約束亟待加強,全社會節水、愛水、惜水、護水的自覺性不夠強。
河北“水”事不容樂觀。
文明山擰緊的水龍頭牽動著省委書記趙克志的神經。因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都需要水資源做支撐,人人都應擰緊節水閥門,增強有效保護和利用水資源意識,否則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目標將難以實現。
從霧霾防治到大氣治理再到環境綠化,河北省政協連續3年重點關注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今年將《加強水資源保護改善生態環境》列為1號提案,旨在助力加強水資源保護,改善水生態環境,有效提升水安全綜合保障能力,為辦好河北“水事”體現政協擔當。
“1號提案好,要抓好督辦落實。”省委書記趙克志對省政協助力解決好河北“水事”的提案格外關注,提出的要求更是擲地有聲。
為“水”而言
對于1號提案,省政協主席付志方領銜督辦,省政協視察緊鑼密鼓。
“水問題,表現在河湖,源頭在岸上,實質是發展方式、產業結構及生活方式的問題。”7月14日至15日,付志方率省政協視察組,赴承德市督辦提案。在察看節水農業、考察水源地保護、了解水利工程建設后,付志方強調要將生態與發展有機融合一體化推進,真正實現轉型升級、綠色崛起。
“實現協同發展,生態一體化是關鍵。”付志方表示,承德是京津冀重要水源地,加快水源涵養功能區建設,為協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生態環境支撐,是歷史使命也是政治任務,更是承德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和扶貧脫困的歷史機遇。視察組提出,要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發揮政府引導和市場主體作用,堅守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打造“經濟與生態齊飛,發展與環境共贏”的良性格局。
4月份,付志方帶隊視察南水北調工程和石家莊市自來水廠,并與水利部門一起算水賬,提出從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的高度出發,解決好河北“來水少、用水多、管水弱,短缺、污染、浪費并存”的問題。
“長江水占石家莊市民用水量的比例是多少?南水北調一年能補給河北多少水量?”視察組向水利部門尋求答案。對于“極度”缺水的河北來說,南水北調確有緩解“水緊”的重要作用,但缺口仍然較大。視察組提出了控制需求、節水優先的建議,強調從源頭上削減和防治污染產生,同時加強廢水處理再利用,并建議開發利用雨水、再生水、人工降水等非傳統水資源。
5月份,省政協到滄州市就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進行視察督辦。視察組提出,解決好“最后一公里”問題,確保管網質量安全防止二次污染發生,逐步建立健全檢驗檢測機構和配置相應儀器設備,為農村飲用水水質安全保駕護航。
除了積極為水資源保護和利用出實招獻良策外,在加強宣傳引導方面,省政協提出各級政協組織要發揮示范帶頭作用,當好愛水節水的“擴音器”和“共鳴箱”,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公益活動,影響帶動更多的人從自身做起,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踐行者和推動者。
“水”到渠成
從南水北調水源補給到京津冀水源地保護再到農村飲用水安全,河北省政協積極為“水”而言,4個月內3次高規格視察督辦,促動主辦部門積極做好提案辦理落實。
“提案給出的6大方面31項意見和建議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省水利廳廳長蘇銀增在4月份舉行的提案辦理專題協商會上表示,將搞好調研、規范程序、嚴格時限,邀請提案委員全程參與辦理,切實提高辦理質量,并列出了作為主辦單位年底前重點抓好8方面工作的任務清單。
作為省水利廳積極推動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行動的重要內容,年底前河北省將有更多村莊像中尤村一樣,通上水質達標、供水有保障的自來水。作為落實省政協1號提案的具體部署,年底前還將完成南水北調24座配套水廠及配套管網建設,完成引黃入冀補淀70%工程,加大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改善灤河等河域水質,推動滹沱河等生態環境修復,并深化農業水權水價改革,積極推行水資源費改稅試點工作。
水利廳還列出了解決好“水事”時間表。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河北省將著力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到2020年萬元國內生產總值和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15年均降低25%,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675,并積極推動加快重大引調水工程、河湖水系連通工程和水源樞紐工程建設。積極改善水生態環境,除加大治理水土流失和水域治理保護外,嚴格地下水開發利用總量和水位雙控制,到2020年逐步實現地下水采補平衡。繼續加大農村水利建設,在加快改造農田水利設施的同時,構建“從源頭到龍頭”的農村安全飲水保障體系,到2020年全省農村集中供水率、自來水普及率分別達到85%和90%以上。“當下工作積極落實,長遠規劃目標清晰。主辦方在積極落實提案建議,每次都有新收獲。”河北省政協常委、農工黨河北省委副主委徐英連續3次參加視察督辦,作為提案人代表徐英對提案辦理予以高度認可。
除主辦方省水利廳外,其他會辦單位也積極落實提案提出的意見建議。為了在更廣范圍內征集促進水資源利用和保護的好建議,河北省政協還將在第四季度圍繞水資源利用和保護召開議政性常委會議,為助力辦好河北“水事”集納良策諍言。 來源:人民政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