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底,自來水戶表改造后,水壓大了,也不擔心天氣熱沒有水用了。”8月3日,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綠蔭三巷40多戶居民表示:實實在在感受到了自來水戶表改造帶來的好處。
據來自烏魯木齊水業集團的消息,今年,像綠蔭三巷居民一樣,會受益于自來水戶表改造的居民將有3.2萬戶。
老百姓用水,最關心的是水壓穩不穩、水價貴不貴、水質好不好,而水壓、水費、水質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和供水模式有著直接的關系。
烏市現有居民小區2796個,約80萬用戶,在傳統的“總表”供水模式下,許多小區居民遭遇高峰期水壓不穩、二次供水水箱無人管理、水質無法保證、與物業公司扯皮等煩心的用水問題。
而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進行“一戶一表”改造,同時也為實行階梯水價提供條件,減少水資源的浪費。□本報全媒體記者劉艷紅戶表改造彰顯民生情懷
今年,烏魯木齊水業集團出資5000萬元,將加大自來水“一戶一表”的改造力度,預計改造惠及3.2萬戶,目前已改造完成1.96萬戶。昨日,烏魯木齊水業集團客戶服務中心主任韓風民說。
“從2007年至2014年底,烏市“一戶一表”改造完成了5.5萬戶,2015年,‘一戶一表’改造力度加大,年初,水業集團公司加大戶表改造項目的投入資金,出資6200萬元推動烏市32個老舊小區和漏失率大的小區進行改造,涉及戶改數為1.6萬戶。”韓風民說,其中,水區的改造力度最大,涉及改造范圍:對水區內15個小區進行了外網改造,對18個小區內3000多戶進行了戶表改造。
供水企業為了更大范圍地推動戶改項目順利進行,資金的來源方式主要以水業集團投入資金為基數,同時多方爭取政府出資及申報產權單位出部分改造資金等方式推進戶改項目開展。
今年改造力度較大的仍是水區,水區供水公司副經理魏海龍說,去年開始,水業集團與水區大建委簽訂了《水磨溝區老舊小區自來水管網及戶表改造協議》,外網改造費用由水業集團與水區政府各承擔50%;另外,涉及戶表改造的費用,其中用戶和水業集團公司各承擔50%。今年計劃完成2000多戶的改造,涉及到8個小區,其中,友好花園一期涉及1000多戶,正在進行改造。
截至目前,烏市已有約9萬戶30萬居民享受到了這項民生工程帶來的實效,享受到了優質的用水服務,用水安全得到了保障。“小水表”的改造背后,彰顯了政府、企業的民生情懷。戶表改造解決用水難題“去年4月,國務院發布了被稱為‘水十條’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其中明確提出加快水價改革。縣級及以上城市應于2015年年底前全面實行居民階梯水價制度。2014年12月,烏市發改委下發文件,烏市實行居民用水階梯水價制度。”韓風民說,但時至今日,烏市仍沒實行階梯水價。
而實行階梯水價的先決條件是進行自來水“一戶一表”改造,以準確計量用水量,改變首府現有的“總表”供水模式,實行“一戶一表、計量出戶”,供水企業“抄表到戶”。
“總表”供水模式是指一個小區或樓棟安裝一塊或幾塊供水企業的貿易結算水表。在總表模式下,總表后的管網建設、管理和維護由產權主體負責,供水企業按總表水量向用戶收取水費,供水服務以總表為界線,水表內水費由共用水表的用戶公攤。“一戶一表”供水模式則是指以家庭住戶為單位安裝水表,原則上一戶一塊水表,水表安裝在居民居住樓棟旁,供水企業服務延伸至每家每戶,居民直接和供水企業建立貿易結算關系。
韓風民說,一直以來,烏市居民供水設施絕大部分為“總表”供水模式,導致了用水難、天價水等一系列用水問題:“總表”后的供水設施由單位、物業公司管理甚至無人管理,當水管爆裂時常常維修不及時或不到位,造成居民家中水壓過低甚至無水可用;不少老舊小區供水設施已“超期服役”,自來水內漏現象較為普遍,不僅造成水資源浪費,住戶也不得不為漏掉的水買單,導致“天價水”出現,供用水矛盾激化。
此外,二次供水水箱無人管理,導致水質無法保障,也成為居民的用水難題。其實通過“一戶一表”的改造后,老百姓關心的水壓、水質、“天價水”等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
韓風民認為,目前,烏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足全國人均水資源量的七分之一,僅為全疆人均水資源量的十五分之一,在水資源日益緊張的情況下,實行階梯水價是一種必然趨勢。但要推行階梯水價,就要改變烏市現有總表供水模式,實行“一戶一表、計量出戶”,供水企業實施“抄表到戶”。戶表改造后用水更安心
“我們是上世紀80年代建的老小區,以前使用的是鍍鋅管,最近幾年,早上一打開水龍頭,水都是黃黃的。”8月1日,在哈密路原電池廠北院,居民周女士說,去年9月實施了自來水戶表改造,現在238戶居民再也不擔心水質問題了。
“不僅是水質問題,改造后,小區的漏失率問題也解決了,原來該小區一個月的用水是4000多立方米,改造后,一個月是2000多立方米。”沙區供水公司經理梁海軍說。
水磨溝區綠蔭三巷內的40多戶居民被用水問題困擾了多年,六年前開始,因為這里的管道出現老化、跑冒滴漏等問題,用水非常不方便,這里的居民都是半夜起來接水。今年6月底,這里的外網改造和入戶工程改造基本完成,這里居住的居民終于能夠享受到隨時用水的便利,居民們紛紛表示:“現在水壓也大了,白天也有水了,用水比以前方便多了。”
烏魯木齊水業集團客戶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大灣北路的幸福花園小區,2013年至2015年期間,因為內部管線跑水、頂層水壓小等用水問題投訴達104次,而去年開始改造后,小區8000戶居民,約三分之二的用戶自來水進行了戶表改造,用水投訴率直線下降,今年1月至7月期間,未接到一個關于幸福花園用水水壓問題的投訴。戶表改造亟待出臺規范性文件
雖然截至目前,烏市已有約9萬戶居民進行了戶表改造,但相比80萬用戶的總數,一戶一表改造顯得推進緩慢。
韓風民表示,2007年至2014年底,烏魯木齊市戶表改造完成5.5萬戶,其中,2007年至2011年改造4.2萬余戶,主要是由水業集團和居民、產權單位三方共同出資改造實施。2012年至2014年底,戶改資金主要由申請單位或個人全額承擔,所以改造急劇減少。
這兩年,水區推進最快,主要是因為涉及外網改造費用,由水業集團與水區政府各承擔50%。
“目前,在自來水戶表改造的過程中,每個小區改造難易不同,改造出資也不統一,所以目前住戶所承擔的費用不統一。”韓風民表示,烏市推進自來水“一戶一表”存在諸多的障礙,缺少政策、缺少資金、缺少一個統一的管理模式,盡管近兩年水業集團加大了自來水戶表改造的力度,可面對未來約70萬戶亟待改造的難題,建議烏市在推進階梯水價和戶表改造中,急需相關部門出臺規范性的文件。 來源:烏魯木齊晚報
據來自烏魯木齊水業集團的消息,今年,像綠蔭三巷居民一樣,會受益于自來水戶表改造的居民將有3.2萬戶。
老百姓用水,最關心的是水壓穩不穩、水價貴不貴、水質好不好,而水壓、水費、水質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和供水模式有著直接的關系。
烏市現有居民小區2796個,約80萬用戶,在傳統的“總表”供水模式下,許多小區居民遭遇高峰期水壓不穩、二次供水水箱無人管理、水質無法保證、與物業公司扯皮等煩心的用水問題。
而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進行“一戶一表”改造,同時也為實行階梯水價提供條件,減少水資源的浪費。□本報全媒體記者劉艷紅戶表改造彰顯民生情懷
今年,烏魯木齊水業集團出資5000萬元,將加大自來水“一戶一表”的改造力度,預計改造惠及3.2萬戶,目前已改造完成1.96萬戶。昨日,烏魯木齊水業集團客戶服務中心主任韓風民說。
“從2007年至2014年底,烏市“一戶一表”改造完成了5.5萬戶,2015年,‘一戶一表’改造力度加大,年初,水業集團公司加大戶表改造項目的投入資金,出資6200萬元推動烏市32個老舊小區和漏失率大的小區進行改造,涉及戶改數為1.6萬戶。”韓風民說,其中,水區的改造力度最大,涉及改造范圍:對水區內15個小區進行了外網改造,對18個小區內3000多戶進行了戶表改造。
供水企業為了更大范圍地推動戶改項目順利進行,資金的來源方式主要以水業集團投入資金為基數,同時多方爭取政府出資及申報產權單位出部分改造資金等方式推進戶改項目開展。
今年改造力度較大的仍是水區,水區供水公司副經理魏海龍說,去年開始,水業集團與水區大建委簽訂了《水磨溝區老舊小區自來水管網及戶表改造協議》,外網改造費用由水業集團與水區政府各承擔50%;另外,涉及戶表改造的費用,其中用戶和水業集團公司各承擔50%。今年計劃完成2000多戶的改造,涉及到8個小區,其中,友好花園一期涉及1000多戶,正在進行改造。
截至目前,烏市已有約9萬戶30萬居民享受到了這項民生工程帶來的實效,享受到了優質的用水服務,用水安全得到了保障。“小水表”的改造背后,彰顯了政府、企業的民生情懷。戶表改造解決用水難題“去年4月,國務院發布了被稱為‘水十條’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其中明確提出加快水價改革。縣級及以上城市應于2015年年底前全面實行居民階梯水價制度。2014年12月,烏市發改委下發文件,烏市實行居民用水階梯水價制度。”韓風民說,但時至今日,烏市仍沒實行階梯水價。
而實行階梯水價的先決條件是進行自來水“一戶一表”改造,以準確計量用水量,改變首府現有的“總表”供水模式,實行“一戶一表、計量出戶”,供水企業“抄表到戶”。
“總表”供水模式是指一個小區或樓棟安裝一塊或幾塊供水企業的貿易結算水表。在總表模式下,總表后的管網建設、管理和維護由產權主體負責,供水企業按總表水量向用戶收取水費,供水服務以總表為界線,水表內水費由共用水表的用戶公攤。“一戶一表”供水模式則是指以家庭住戶為單位安裝水表,原則上一戶一塊水表,水表安裝在居民居住樓棟旁,供水企業服務延伸至每家每戶,居民直接和供水企業建立貿易結算關系。
韓風民說,一直以來,烏市居民供水設施絕大部分為“總表”供水模式,導致了用水難、天價水等一系列用水問題:“總表”后的供水設施由單位、物業公司管理甚至無人管理,當水管爆裂時常常維修不及時或不到位,造成居民家中水壓過低甚至無水可用;不少老舊小區供水設施已“超期服役”,自來水內漏現象較為普遍,不僅造成水資源浪費,住戶也不得不為漏掉的水買單,導致“天價水”出現,供用水矛盾激化。
此外,二次供水水箱無人管理,導致水質無法保障,也成為居民的用水難題。其實通過“一戶一表”的改造后,老百姓關心的水壓、水質、“天價水”等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
韓風民認為,目前,烏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足全國人均水資源量的七分之一,僅為全疆人均水資源量的十五分之一,在水資源日益緊張的情況下,實行階梯水價是一種必然趨勢。但要推行階梯水價,就要改變烏市現有總表供水模式,實行“一戶一表、計量出戶”,供水企業實施“抄表到戶”。戶表改造后用水更安心
“我們是上世紀80年代建的老小區,以前使用的是鍍鋅管,最近幾年,早上一打開水龍頭,水都是黃黃的。”8月1日,在哈密路原電池廠北院,居民周女士說,去年9月實施了自來水戶表改造,現在238戶居民再也不擔心水質問題了。
“不僅是水質問題,改造后,小區的漏失率問題也解決了,原來該小區一個月的用水是4000多立方米,改造后,一個月是2000多立方米。”沙區供水公司經理梁海軍說。
水磨溝區綠蔭三巷內的40多戶居民被用水問題困擾了多年,六年前開始,因為這里的管道出現老化、跑冒滴漏等問題,用水非常不方便,這里的居民都是半夜起來接水。今年6月底,這里的外網改造和入戶工程改造基本完成,這里居住的居民終于能夠享受到隨時用水的便利,居民們紛紛表示:“現在水壓也大了,白天也有水了,用水比以前方便多了。”
烏魯木齊水業集團客戶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大灣北路的幸福花園小區,2013年至2015年期間,因為內部管線跑水、頂層水壓小等用水問題投訴達104次,而去年開始改造后,小區8000戶居民,約三分之二的用戶自來水進行了戶表改造,用水投訴率直線下降,今年1月至7月期間,未接到一個關于幸福花園用水水壓問題的投訴。戶表改造亟待出臺規范性文件
雖然截至目前,烏市已有約9萬戶居民進行了戶表改造,但相比80萬用戶的總數,一戶一表改造顯得推進緩慢。
韓風民表示,2007年至2014年底,烏魯木齊市戶表改造完成5.5萬戶,其中,2007年至2011年改造4.2萬余戶,主要是由水業集團和居民、產權單位三方共同出資改造實施。2012年至2014年底,戶改資金主要由申請單位或個人全額承擔,所以改造急劇減少。
這兩年,水區推進最快,主要是因為涉及外網改造費用,由水業集團與水區政府各承擔50%。
“目前,在自來水戶表改造的過程中,每個小區改造難易不同,改造出資也不統一,所以目前住戶所承擔的費用不統一。”韓風民表示,烏市推進自來水“一戶一表”存在諸多的障礙,缺少政策、缺少資金、缺少一個統一的管理模式,盡管近兩年水業集團加大了自來水戶表改造的力度,可面對未來約70萬戶亟待改造的難題,建議烏市在推進階梯水價和戶表改造中,急需相關部門出臺規范性的文件。 來源:烏魯木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