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節水、增產,大力發展節水灌溉需求迫切:我國屬于中度缺水國家且水資源區域分布不均,農業用水占到60%以上,大水漫灌現象明顯,不僅造成水資源的極大浪費,且影響糧食畝產;如今農業用水紅線劃定,國家糧食安全愈發緊迫,節水、增產的需求更加迫切,國家鼓勵發展節水灌溉邏輯清晰。 2)政策加碼、動力充足,“十三五”行業迎來爆發期:近期,行業政策頻發、投資加碼、發展規劃已定,土地流轉、高標準農田改造、水肥一體化的趨勢明晰,均為節水灌溉發展提供確定性保障,我們預計行業將于“十三位”期間迎來爆發期。
空間預測:“十三五”期間,行業符合增速近14%
根據財政部發布的《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年)》中的目標, 到2020年,我國農田有效灌溉率、節水灌溉率分別達到55%、64%,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88億畝,按照高效節水建設成本1200元/畝來測算,十三五期間,市場規模在千億以上,符合增速近14%。
模式研判:PPP 將成為行業主流模式
有人建、沒人管成為行業發展頑疾,PPP 機制成為最佳選擇。經濟性來看,我國農業用水水價過低,農民節水意識薄弱,政府建成后缺乏管理主體;另外, 我國農田水利建設惡性競爭明顯,維修期過短,難以保證做出優質的長壽工程, 造成財政資金浪費,維護常態化成為政府重要思考方向。如今,水權改革加速推進,三大成功模式復制性高,云南PPP 模式實現農民、政府、社會資本利益深度綁定,模式優越。所有權、運營權的結合將成為未來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常態,PPP 機制成為最佳選擇。
選股邏輯:資源稟賦、模式、資金、技術助力企業成功突圍
1)節水灌溉最大的特點在于惠民生,與政府投入密切相關,政府資源稟賦成為企業能否成功突圍的主要看點;2)目前我國節水灌溉行業缺乏的是運營者、管理人,如何實現資金的迅速回籠凸顯出模式選擇的重要性;3)節水設備存在一定技術壁壘,且工程項目建設周期較長,資金及技術也將成為選擇公司的重要參考。重點推薦京藍科技,建議關注大禹節水、新疆天業。
風險提示:系統性風險、項目進度不及預期風險。 來源:長江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