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從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水利局了解到,高效節水農業項目投入使用后,每畝地用水量減少50%,節省肥料20%—30%,管理1000—1500畝地只需2—3人,作物產量及品質都有所提高,每畝平均增收350元以上。
近年來,巴里坤縣抓住農牧業節水這一突破口,大力實施高效節水農業項目,改變了以往“深澆漫灌”的粗放式灌溉,采用膜下滴灌技術,通過管道集中供水,把水與肥料融合在一起,一滴一滴地均勻、定時、定量輸送到農牧作物根部。
實施高效節水農業項目對抵御特大旱情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該縣水利局水利水電工程管理站站長魏永剛說:“通過召開高效節水農業觀摩會和實施小麥標準化滴灌示范項目,廣大農民看到了高效節水農業在節水、節肥、增產等方面的效果,實施高效節水農業項目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今年,我們計劃在大河鎮、石人子鄉、黃土場開發區、良種場等地實施高效節水農業項目2萬畝,目前已完成6000畝,其余的計劃秋收結束后進行。今后,我們還將以每年增加2萬畝的速度加快高效節水農業項目實施幅度。同時,對已建成的高效節水農業項目進行智能化改造。”
據了解,截至2015年底,巴里坤縣累計完成高效節水農業項目面積14.2萬畝,項目利用率達100%。 來源:哈密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