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記者從陜西省水利廳了解到,“十三五”期間,陜西省將通過供水設施的改造和新建,提高縣城供水水質,基本建成“水源可靠、設施配套、管理科學、服務規范、水質達標、應對從容”的供水安全保障新體系,以適應陜西省快速城鎮化和工業化發展對供水的新需求。
“十三五”期間,陜西省85個縣區供水設施將進行改造擴建。建設水源工程70處,水廠114座,鋪設管道1904公里,估算總投資39.63億元。到2020年,全省供水能力將達到218萬立方米,公共供水普及率達到100%,供水保證率達到95%以上,水質合格率達到98%以上,應急水源供水能力達到供水總能力的30%以上。
在經營管理上,全面推行供水規范化管理考核制度,穩步推進水價改革,降低供水成本,逐步扭轉水價“倒掛”局面,建立水價調整與供水成本變化相適應的調價機制。積極推進縣城供水實施居民階梯水價和非居民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促進節約用水。
城鎮供水設施建設管理向市場全面開放,推進城鎮涉水事務一體化,進一步深化縣城供水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縣城供水特許經營制度,積極引進社會資本參與縣城供水設施建設和運行管理。鼓勵和支持縣城供水單位發揮專業管理優勢,擴大供水范圍,逐步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 來源: 陜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