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岳陽的靈魂也是岳陽的名片。一直以來,岳陽涉水規劃體系呈現出專業分工、部門分管、系統分割的特點,現行的城市涉水規劃之間既相互分割又相互沖突,缺乏系統性和融合性,不僅無法適應城市發展的新要求,而且影響了岳陽市建設“海綿城市”的規劃效果。
為改變這種現狀,岳陽市結合“海綿城市”和“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等新時期治水要求,按照“一極三宜”江湖名城戰略目標,將城市涉水相關指標和管理要求納入城市總體規劃中,提高城市防洪減災和供水保障能力,切實發揮水利規劃在城市“多規合一”中的作用。目前,岳陽市已成功申報成為湖南省城市水利規劃編制試點城市,并于近期完成了大綱編制工作。
記者獲悉,本次水利規劃范圍與《岳陽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30)》中的城市規劃區范圍一致。規劃總面積為1500km2,核心區包括云溪區、城陵磯新港區、岳陽樓區、南湖新區、經開區和君山區。規劃期限為2016年—2030年,其中近期為2016年—2020年,遠期為 2020年—2030年。規劃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原則,把水資源作為城市發展、人口規模、土地利用、產業布局的剛性約束。劃定城市“藍線”和“綠線”,明確南湖、東風湖、芭蕉湖、吉家湖、松陽湖、白泥湖、月型湖、關門湖、肖田湖、濠河等10條湖及主要河流水域保護線和綠化控制線;科學確定鐵山水庫等重點水庫生態流量控制線指標,維持河湖基本生態用水需求,持續推進水環境保護。
構建“長治久安”的防洪排澇體系,統籌城市上下游江河防洪工程、泄洪通道和蓄滯場所的防洪能力;在已建成的湖濱-南湖-東風湖-吉家湖-城陵磯防洪圈基礎上,將君山城區及城陵磯新港區納入城市防洪體系,在現有防洪總體布局上,通過增強河道行洪能力、堤防防御能力、水庫攔蓄能力,形成完善的排澇系統。
按照“節水優先、治污為本、多渠道開源”用水方針,加強工業、城鎮生活和服務業等用水管理。推廣節水器具和設施,加快農業節水灌溉建設,推廣工業水循環利用,加強城鎮公共供水管網改造。加強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按照“宜業、宜居、宜游”總體目標,結合環南湖旅游交通“三圈”,推進水生態修復。通過挖掘現有水系、渠系、內湖潛能,統籌清淤疏浚、連通工程、涵閘調控等措施,加強水生態、水環境治理和保護,逐步在規劃區構建“格局合理、功能完備,蓄泄兼籌、引排得當,水流通暢、環境優美”的河湖連通體系。 來源:岳陽日報
為改變這種現狀,岳陽市結合“海綿城市”和“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等新時期治水要求,按照“一極三宜”江湖名城戰略目標,將城市涉水相關指標和管理要求納入城市總體規劃中,提高城市防洪減災和供水保障能力,切實發揮水利規劃在城市“多規合一”中的作用。目前,岳陽市已成功申報成為湖南省城市水利規劃編制試點城市,并于近期完成了大綱編制工作。
記者獲悉,本次水利規劃范圍與《岳陽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30)》中的城市規劃區范圍一致。規劃總面積為1500km2,核心區包括云溪區、城陵磯新港區、岳陽樓區、南湖新區、經開區和君山區。規劃期限為2016年—2030年,其中近期為2016年—2020年,遠期為 2020年—2030年。規劃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原則,把水資源作為城市發展、人口規模、土地利用、產業布局的剛性約束。劃定城市“藍線”和“綠線”,明確南湖、東風湖、芭蕉湖、吉家湖、松陽湖、白泥湖、月型湖、關門湖、肖田湖、濠河等10條湖及主要河流水域保護線和綠化控制線;科學確定鐵山水庫等重點水庫生態流量控制線指標,維持河湖基本生態用水需求,持續推進水環境保護。
構建“長治久安”的防洪排澇體系,統籌城市上下游江河防洪工程、泄洪通道和蓄滯場所的防洪能力;在已建成的湖濱-南湖-東風湖-吉家湖-城陵磯防洪圈基礎上,將君山城區及城陵磯新港區納入城市防洪體系,在現有防洪總體布局上,通過增強河道行洪能力、堤防防御能力、水庫攔蓄能力,形成完善的排澇系統。
按照“節水優先、治污為本、多渠道開源”用水方針,加強工業、城鎮生活和服務業等用水管理。推廣節水器具和設施,加快農業節水灌溉建設,推廣工業水循環利用,加強城鎮公共供水管網改造。加強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按照“宜業、宜居、宜游”總體目標,結合環南湖旅游交通“三圈”,推進水生態修復。通過挖掘現有水系、渠系、內湖潛能,統籌清淤疏浚、連通工程、涵閘調控等措施,加強水生態、水環境治理和保護,逐步在規劃區構建“格局合理、功能完備,蓄泄兼籌、引排得當,水流通暢、環境優美”的河湖連通體系。 來源:岳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