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到2020年,重慶全市節水型社會建設要邁出實質性步伐、取得明顯效果,全市用水總量控制在97億立方米以內,萬元GDP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29%以上。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30%以上,重點行業單位產品用水量達到或接近國內先進水平,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70%以上;城鎮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0%以內,城鎮節水器具普及率90%以上,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10%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0%以上;市級行政單位全部建成節水型公共機構。
為了完成上述目標,重慶市將全面謀劃節水型社會建設,其中區縣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在今年11月底前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報市級發展改革和水利部門備案。在農業方面,將積極發展林果業和養殖業節水,優化用水結構,積極推廣噴灌、微灌、滴灌、低壓管灌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工業方面要開展節水型企業示范工程創建工作,公布全市重點工業行業節水標桿企業和標桿指標。積極推廣污水處理再生利用,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降低單位產品取水量。推進公共機構節水。
還將開展節水型城市建設,大力發展城鄉供水一體化。推進用水戶計劃用水管理,強化溫泉、游泳、餐飲服務業等的用水節水管理。嚴格行業用水定額管理,把用水定額作為水資源論證、取水許可審批、計劃用水下達、節水型企業、節水城市考核的重要依據。此外還要大力發展再生水、礦井水等非常規水源開發利用,對取用污水處理回用水的免征水資源費。研究出臺再生水相關價格政策。還要加強用水管理、廣泛推廣節水型器具和產品等。
《意見》還提出,把推進節水型社會納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建立政府負總責、相關部門齊抓共管的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機制,建立以政府主導、水利牽頭、多部門協作、公眾參與的建設機制。 來源:中國發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