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襄州區黃集鎮大王村支渠整治工程現場一派繁忙場景,10多名村民正在為渠道砌筑護坡。據了解,該村通過財政獎補和群眾“一事一議”途徑籌集30萬元用于該渠道的整治,工程完工后將解決該村8個組1500多畝地的灌溉用水問題。
11月20日,襄州區黃集鎮大王村支渠整治工程現場一派繁忙場景,10多名村民正在為渠道砌筑護坡。據了解,該村通過財政獎補和群眾“一事一議”途徑籌集30萬元用于該渠道的整治,工程完工后將解決該村8個組1500多畝地的灌溉用水問題。
去冬以來,針對5年持續受旱和水利設施年久失修的嚴峻形勢,襄州區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原則,廣泛動員,大力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該區早分析、早謀劃、早動員,做到部署超前;對受旱重災區、示范園區、村鎮接合部,做到優先投建;在實施項目時,遵循民意、尊重實際、遵守規律,做到實事求是;在工程建設上,把好質量關、進度關、效益觀,務求實效;在資金投入上,采取向上爭取一點、政府獎補一點、群眾“一事一議”自籌一點、企業及成功人士募助一點、駐村工作隊幫一點、受益農戶拿一點的方式,做到保障有力。
據統計,一年來,該區共投入3億多元,完成渠道整治704公里、病險小(二)型水庫除險加固30座、堰塘整治401口,恢復和改善灌溉面積11萬畝,新增旱澇保收面積5萬畝,解決農村8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來源:襄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