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黃河引水工程延水關取水口位于延川縣延水關鎮東南王家渠村附近。
6月8日,延安黃河引水工程延水關取水樞紐工地,工人們正在烈日下緊張施工,黃河圍堰內的鋼筋混凝土取水口已初具雛形。延安黃河引水工程趙院平總工程師說:“延安黃河引水工程2014年12月動工,明年7月就可以給延安城區每天供5萬立方米水,2018年惠及老區最大的水利民生項目——延安黃河引水工程將全面竣工,在黃河之水的潤澤下,老區延安將迎來經濟發展的新機遇,一個實力延安、生態延安、和諧魅力延安將再次展現在世人面前。”
延安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中國革命的圣地,1935年至1948年,黨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生活戰斗了十三個春秋,領導全國人民奪取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確立了毛澤東思想在黨內的指導地位。這里是舉世矚目的中國革命圣地,全國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延安歷來是陜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市轄1區12縣,總人口223萬人,地域遼闊,自然資源豐富,是我國21世紀能源化工產業重要的接續地,是陜西社會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然而延安地處陜北黃土高原溝壑區,水資源十分匱乏,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6-9月,多年平均降雨量550毫米,全市水資源總量13.35億立方米,可開發利用量6.81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612立方米,遠低于國際和囯內最低需水線。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工業化的快速推進以及延安城區及其北部地區產業轉型,水資源的需求量與日俱增,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延安北部縣區單純依靠境內水資源已無法保障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用水,已成為制約和影響全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開辟新的水源已提上議事日程。經過反復論證,認為黃河引水是從根本上解決延安城區及北部地區水資源短缺的最佳途徑。延安市第四次黨代會、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了“引水興工,產業轉型”發展戰略,并將延安黃河引水項目作為該戰略基礎性、支撐性工程之一。陜西省委、省政府將延安黃河引水工程列入全省十大重點水利項目之一予以推動。工程建成后可解決延安城區、延川、子長、延長和榆林市清澗縣近100萬人的生活用水,并為延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延長縣工業園、延川縣工業園、延長油礦永坪煉油廠、子長縣工業園和清澗縣紅棗產業創業園提供可靠的用水保障。
延安黃河引水工程,按照工程總體設計,全線設泵站9座、水庫2座、水廠2座,泥沙預處理站1座,輸水管線境內總長145.78公里,分別由一條主管線黃延線(黃河至延安東川水廠)、三條支管線(子長線從黃延線新舍古五級泵站到子長工業園;延長線從黃延線甘谷驛分水口到延長方向;高清線從黃延線高家灣水廠到清澗河取水口。)組成。總取水量8977萬立方米,概算投資43.85億元。
延安黃河引水工程“點多、線長、面廣”,地質復雜,建設內容基本涵蓋水利工程所有專業,技術要求高,施工難度大,移民征遷多。工程于2014年12月開工建設,預計2018年年底全面建成。目前黃延主管線重要節點工程已全部開工建設,已完成工程總量70%。一是1-6級泵站地下泵房基本完成,地上泵房正在抓緊施工,泵站防洪堤基本完成。二是南河、康家溝兩座水庫壩肩和壩基開挖完成,泄洪洞、輸水洞二次襯砌完成,放水塔正在澆筑。三是延川高家灣水廠清水池已完成,正在進行地面建筑物施工。四是取水口泥沙預處理站正在抓緊建設。五是黃延線6條隧洞已貫通5條,另一條正在晝夜開挖,其中關鍵性控制工程楊家山輸水隧洞12.67公里已全部完成。工程參建單位正在晝夜施工,全力會戰黃延主管線,力爭早日向延安城區、周邊縣區及工業園區供水。
延安黃河引水工程延水關取水樞紐工地,工人們正在烈日下緊張施工,黃河圍堰內的鋼筋混凝土取水口已初具雛形。明年7月就可以拆除圍堰,讓黃河水從這里進入延安城區。
延安黃河引水工程延水關取水樞紐主要建筑包括取水斗槽、一級泵站、泥沙處理站、二級泵站等。1立方米黃河水泥沙含量達25公斤,延水關取水樞紐泥沙處理站將處理掉95%的泥沙。
延安黃河引水工程延水關取水口高程538米,輸水管線最高點蘆草梁的高程1032米,輸水高差近500米,黃河之水要通過六級泵站的接力才能到達延安城區。
省水利廳組織媒體采訪延安黃河引水工程。延安黃河引水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全省十大重點水利工程之一,是破解延安市水資源“瓶頸”制約,實現延安“引水興工,產業轉型”戰略的基礎性、支撐性工程。也是事關延安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的“生命線”工程。
正在建設中的延川南河水庫,庫容量3000萬立方米。南河水庫在延安黃河引水中起調蓄作用。
延安黃河引水工程總體平面圖。主線黃延線從黃河取水口到延安東川水廠;子長線從黃延線新舍古五級泵站到子長工業園;延長線從黃延線甘谷驛分水口到延長方向;高清線從黃延線高家灣水廠到清澗河取水口。 來源: 西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