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遠的將來,深圳將不再需要每月人工抄水表,用戶水表數據會自動上傳到數據庫,人人可以通過手機APP或電腦繳費水費,隨時查看自家的用水信息以及給水管網的水壓、水質等信息。日前,深圳水務集團、中國電信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智慧水務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就共同開展智慧水務建設、物聯網產業應用等方面達成共識。上述場景就是未來“智慧水務”一種應用畫面。
深圳水務集團、中國電信和華為在各自領域內都是具有領先優勢的企業,本次強強聯手,針對智慧水務的標準制定、技術研究、網絡建設、業務開發、商業模式探索等展開全面合作。在深圳本地,憑借中國電信NB-IoT的網絡,三方將開展戶表集抄、管網監測、水務信息化應用整合等一系列創新合作,并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推進網絡規劃及建設、信息化改造等工作,加快深圳水務業務向“互聯網+智慧水務”的轉型。
水務物聯網意味著更安全的供水環境和更放心的飲水質量。水務物聯網建成后,水資源的“家底”變得一清二楚。“點擊電腦鍵盤,各種信息采集設備自動進行采樣分析,得到的數據傳回數據庫后,將在云計算中心對整網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并將永久儲存。”水務集團工作人員介紹,根據給水管網各個節點回傳的大數據,不僅可以分析出給水系統的運行狀況,及時發現自來水在生產、配送、運營以及水壓、水質方面的各種問題,更為針對性、科學性的動態管理,提升城市水務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還可以進一步分析出不同群體的用水習慣,從而更加科學、合理地指導給水管網建設和改造。 來源:深圳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