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山東省建設廳獲悉,該省南水北調沿線和淮河流域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流域內已有63座污水處理廠,總處理能力達到291萬立方米/日。
山東省建設廳廳長楊煥彩介紹說,南水北調沿線和淮河流域污水處理廠建設關系到南水北調工程的順利進行,關系到該地區49個市縣人民生存環境的改善。根據國家編制的規劃,該省加快了該地區的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力度。到今年6月底,流域內已投資28.5億元新建成城市污水處理廠42座,占編制總數的86%,新形成了133萬立方米/日的污水處理能力,加上過去建成的21座廠,流域內已有63座污水處理廠,總處理能力達到291萬立方米/日。這些污水處理廠全部投入正常運轉可基本滿足該地區的污染治理需要。
另外,由于措施得力,污水處理廠的運營質量得到了提高,流域內正常運行的37座污水處理廠的平均負荷運轉率超過了山東省政府規定的75%的目標。
據悉,該省還將以貸款貼息和獎勵的方式,重點支持南水北調沿線和淮河流域污水處理廠建設。為加強全省已建成的城市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監管,山東省建設廳將出臺《山東省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監督管理辦法》,并在今年年底前,通過適當補助,將南水北調沿線50座污水處理廠遠程監控系統安裝到位,明年年底前全省所有污水處理廠都安裝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