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記者從市住建委獲悉,今年我市將開展節水型城市創建工作,力爭用兩年時間,分步完成創建省級節水型城市和國家節水型城市目標。
據了解,宜昌多年平均水資源量為131.6億立方米,人均資源占有量為3249立方米,水資源總量豐沛,但時空分布不均,且與耕地分布、產業布局不相匹配。創建國家級節水型城市,是建設生態宜居宜昌、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的必然之路,也是我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要件。
按照計劃,我市將于今年完成省級節水型城市的申報,待考核驗收后,于2017年年底前完成國家級節水城市的申報,并在2018年6月底前接受檢查驗收。
據介紹,國家節水型城市考核標準包括基礎管理指標和技術考核指標兩大類。基礎管理指標的考核標準包括城市節水規劃、城市節水資金投入、計劃用水與定額管理、自備水管理、節水“三同時”管理和價格管理六大類,共20多項指標;技術考核指標的考核標準包括綜合節水、生活節水和工業節水三大類,共16項指標。
國家節水型城市考核標準還對申報設置了五大方面基礎條件,如不達標則一票否決,分別是法規制度健全、城市節水機構規范、建立城市節水統計制度、建立節水專項資金投入制度和全面開展創建活動五大類。 來源:三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