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墾區發展“智慧農業”步伐的加快,物聯網技術在農業生產中早已嶄露頭角,尤其與農產品的種植和管理息息相關。目前,建三江、牡丹江等管理局在水稻種植、浸種催芽、節水灌溉、病蟲害預測、苗期大棚管理等方面已經廣泛應用了物聯網技術,七星、八五九等6個農場建立了農業數字化綜合應用示范基地,從生產主體最關心的生產環節入手,發展基于云計算、互聯網、物聯網(IOT)等最新技術的大田種植、小區示范智能農業,形成集感知、傳輸、控制、作業于一體的智能農業生產系統,形成了“互聯網+智能農業”生產體系。同時,墾區積極推進農機化信息系統指揮平臺建設,繼續新建和完善已有的精準農業系統平臺,以裝備農業機械信息化管理、新一代專網(4G無線通信)、衛星導航定位等技術為重點,提升精準農業技術的應用范圍。2015年,墾區新增GPS衛星定位系統252套,提升了農業精準化、自動化水平,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
實現了管得好,還要在叫得響上下功夫。對此,墾區逐步加大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建設,實施高端農產品品牌戰略,取得了顯著成效。2015年,墾區有63家企業應用農墾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對產品建立了“流向可跟蹤、責任可追究、質量可追溯”的全程質量追溯體系。今年,墾區80個水稻種植農場將率先納入質量追溯體系,預計到年底,將有704萬畝水稻、347萬噸稻谷實現質量可追溯,今后,墾區還將對大豆、玉米等主要作物種植建立追溯制度。屆時,墾區可追溯產品種類將擴大到米、油、乳、果、雜糧等十大類產品,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對北大荒農產品的知情權。
要想實現農業生產管理提檔升級,離不開物聯網指揮體系。從2010年開始,墾區就致力于建設一個統一的、自上而下的物聯網指揮體系,打造“智慧農業司令部”,規劃60個農(牧)場建設農業物聯網系統。2013年,由農墾通信有限公司具體實施的墾區農業物聯網建設示范項目申報農業部并獲得立項,項目計劃建設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及所屬16個分公司的農業物聯網。目前,項目已完成了土地承包、浸種催芽、大棚育苗等相關物聯網應用系統建設,正在重點推進大田、農機等田間生產管理的物聯網系統建設。項目建成后,大到農業物聯網管理體系、墾區數據中心及云計算,小到農業生產全過程管理、土地承包和水利設施管理,都將實現智能化。墾區還進一步加快了“互聯網+”在現代化大農業建設中的推廣應用,實施了“互聯網+”行動計劃,并以“智慧農業”為主要方向,依托自身優勢積極尋覓中意的合作伙伴。2015年12月22日,墾區找到了一位“意中人”——清華同方,并與其簽訂了“互聯網+”智慧農業合作協議,雙方將依托各自優勢在“互聯網+技術”等方面進行合作,進一步加快“互聯網+”在墾區現代化大農業建設中的推廣應用。不只是清華同方,近日,阿里巴巴集團農村淘寶事業部、京東集團現代農業部的代表也紛紛登門拜訪,希望能夠與墾區在農產品上行、大數據應用、搭建物流體系等方面加強合作,攜手開拓“互聯網+農業”領域。 來源:黑龍江省農墾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