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輩人常把農民看做土里刨食的莊稼漢。如今在郊區,農民借助智慧農業“潮”了起來。
延慶小豐營村是蔬菜種植專業村,雖說是種菜,但方式已發生變化。“對于大棚來說,最重要的一個管理因素就是溫、濕度控制。”種植戶黃繼珍說,以往種菜憑感覺調控大棚溫濕度,后來在棚里懸掛溫、濕度計。雖說有了進步,但易發生偏差,管理不善會造成損失。“自從大棚裝上溫、濕度自動監控系統,大棚冷熱,系統會自動發短信。”黃繼珍說。
莊稼漢“潮”起來的背后,農作物也得到了精細化管理。昌平天潤園草莓園使用“義田農場云”平臺,實現了數字化管理。草莓園負責人說,通過物聯網傳感器,在辦公室電腦屏幕前就能實時監控大棚里的溫、濕度和土壤墑情等環境情況。哪個棚的指標有異常,系統會自動發出警報,效率成倍提升。優質草莓出產后,基地還借助“優品地圖”平臺與電商對接,高效、精準地解決了草莓優價問題。
近年來,本市推動“互聯網+生產”,實施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提升農業生產智能化、精準化、自動化水平。“十二五”時期,本市在郊區500余生產基地開展物聯網應用示范,建設了5000畝設施農業物聯網技術核心區、2萬畝直接帶動示范區和5萬畝輻射帶動區,社會經濟效益顯著。順義糧食萬畝示范方,將物聯網、北斗導航等技術全面融入生產領域,畝均節水、節肥、節藥、節能30%以上。
借助“互聯網+經營”,平谷大桃、昌平蘋果等區域特色農產品紛紛上線銷售,農民變成了電商、微商“老板”,為農產品銷售開辟出了“第二通道”。 來源:京郊日報
延慶小豐營村是蔬菜種植專業村,雖說是種菜,但方式已發生變化。“對于大棚來說,最重要的一個管理因素就是溫、濕度控制。”種植戶黃繼珍說,以往種菜憑感覺調控大棚溫濕度,后來在棚里懸掛溫、濕度計。雖說有了進步,但易發生偏差,管理不善會造成損失。“自從大棚裝上溫、濕度自動監控系統,大棚冷熱,系統會自動發短信。”黃繼珍說。
莊稼漢“潮”起來的背后,農作物也得到了精細化管理。昌平天潤園草莓園使用“義田農場云”平臺,實現了數字化管理。草莓園負責人說,通過物聯網傳感器,在辦公室電腦屏幕前就能實時監控大棚里的溫、濕度和土壤墑情等環境情況。哪個棚的指標有異常,系統會自動發出警報,效率成倍提升。優質草莓出產后,基地還借助“優品地圖”平臺與電商對接,高效、精準地解決了草莓優價問題。
近年來,本市推動“互聯網+生產”,實施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提升農業生產智能化、精準化、自動化水平。“十二五”時期,本市在郊區500余生產基地開展物聯網應用示范,建設了5000畝設施農業物聯網技術核心區、2萬畝直接帶動示范區和5萬畝輻射帶動區,社會經濟效益顯著。順義糧食萬畝示范方,將物聯網、北斗導航等技術全面融入生產領域,畝均節水、節肥、節藥、節能30%以上。
借助“互聯網+經營”,平谷大桃、昌平蘋果等區域特色農產品紛紛上線銷售,農民變成了電商、微商“老板”,為農產品銷售開辟出了“第二通道”。 來源:京郊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