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權水價綜合改革引矚目
呼圖壁縣水利局局長付學軍在介紹該縣高效節水工作經驗時告訴記者,該縣通過充分發揮價格在水資源配置中的杠桿作用,以水價杠桿促進各行業節約用水和全縣產業結構調整,深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
該縣在全面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中,推行實名制配水制度,制定出臺《呼圖壁縣地下水取水計量智能控制設施運行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水權交易范圍、形式、條件和程序,鼓勵高耗水種植業向低耗水高效益的種植業、特色林果業、設施農業流轉,農業用水向低耗水高效益的工業、建筑業、批零餐飲業、交通運輸業、服務業等非農行業流轉。
通過探索建立方便可行、操作簡便的水權交易機制和政府監管、市場調節的水權交易管理體系,積極開展水權交易試點,使水資源通過水市場的有效調劑,及時解決供需雙方的用水矛盾,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益,實現水資源的二次優化配置。
付學軍介紹說:“全縣地表水水價由2001年的0.065元/方調整為0.18元/方,地下水資源費由2005年以前的0.005元/方調整為0.015元/方,現達到成本水價,并實行了差異化水價,二輪承包地及超定額用水實行基本水價征收,并加收水資源費和水資源補償費,單方水價達到0.416元/方,用水戶主動節約用水的意識明顯提高。同時,針對高效節水灌溉設施進行農業節水補貼,出臺農業節水獎勵機制,對積極采取節水措施、調整種植產業結構和促進農業節水的農民用水合作組織或用水戶,按節水獎勵標準給予一定獎補,進而促進用水戶的節水意識,推動高效節水灌溉向縱深發展”。
在探索推進農田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的同時,該縣還逐步建立起產權明晰化、投入多元化、服務社會化、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工程管理體制和良性運行機制,實現建、管、用相一致,責、權、利相統一,做到“工程有人建、平時有人管、維修有保障”的改革目標。
高效節水灌溉成效顯著
圍繞“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理念,該縣建立了“明晰水權、定額管理、節約有獎、轉讓有償”的水資源管理體系,制定了《呼圖壁縣水資源管理工作目標責任書》和《呼圖壁縣“井電雙控”取水智能計量設施安裝工作方案》,將用水總量控制指標逐級落實到各級監管單位、各鄉鎮、各個行業和每個用水戶,分級強化取水許可管理。
2015年,該縣完成耕地壓減任務1.86萬畝,完成自治州下達任務124%;新發展高效節水灌溉8萬畝,全縣高效節水灌溉面積累計達到83.83萬畝,占總灌溉面積的60.75%,為實現水資源優化配置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今年,該縣積極爭取項目建設資金,不斷加大對高效節水工程建設力度,認真開展水利工程和節水型社會建設。集中打造現代農業示范長廊,重點推行220畝高效節水核心區和4780畝輻射區農業節水示范點建設,以及3.8萬畝農業現代化灌區建設。強化灌溉“三精管理(精細管理、精準計量、精準灌溉)”,推進水利工程產權制度和水權水價制度改革之余,同步加強信息化建設,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動水資源優化配置、管理由“節約向調優、單一向多元、高效節水向高效用水轉變”。
付學軍說:“作為自治區唯一一個現代化灌區和高效節水的雙示范區縣,呼圖壁縣縣委、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到現場實地調研、辦公。通過項目實施進一步完善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管理系統,實現配水調度信息化、工程運行管理信息化、水費征收管理信息化,智能機井和首部計量在線監測,全縣4個農區鄉鎮的高效節水面積覆蓋率均達90%以上,15個行政村實現了高效節水100%全覆蓋”。
創新社會化服務管理模式
依托中國農大大學呼圖壁教授工作站,該縣建立了全州首個高效節水與井電雙控專業化服務隊,采用“公司+合作社+水管單位+農戶”的服務模式,建立高效節水服務隊,實施專業服務隊管理,進行市場化運作,提升高效節水社會化、專業化管理水平。政府以每畝補助5元的高效節水自動化灌溉服務費給灌溉服務合作社,通過示范引領,提升高效節水自動化的管理水平,有效助推了土地規模化經營進程,高效節水建設與管理實現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
同時采用“公司+鄉鎮水管站+用水者協會”的模式,該縣與北京聯創公司簽訂購買服務協議,建立井電雙控服務隊。政府對每套井電雙控設施每年補助1100元服務費,由該公司提供計量設備運行維護服務,保證智能設備的良性運行,向地下水用水遠程控制和“總量控制、定額管理”目標邁進。還積極探索成立農民用水專業合作社,在推進用水戶參與式管理的基礎上,盤活水利固定資產,拓展融資渠道,支持集體經濟項目建設和特色支柱產業發展,實現促農增收目標。
加快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
“十三五”期間,呼圖壁縣將加快推進灌區末級渠系改造、田間配套工程建設,打通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打造現代化灌區精品示范縣。積極打造大豐鎮2萬畝和五工臺鎮2000畝智能灌溉示范點,通過新技術的推廣應用,由自動化控制灌溉向智能化灌溉拓展延伸,力爭到“十三五”末實現10萬畝高效節水自動化系統,將水利管理從原有的管理型水利向經營型水利轉變,粗放型管理向精細化、智能化管理轉變。
未來五年,該縣將繼續扎實推動民生水利工程建設,重點加強灌區改造、調蓄水工程、安全飲水、防洪應急等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抓好齊古水庫的建設,確保如期完工,盡早發揮效益;同時該縣還將實施四個小Ⅰ型水庫項目工作及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改造項目、河道治理、牧區水利及生態水利等一批重大水資源配置工程,建立完善應對特大干旱水源戰略儲備體系,增強城鄉供水保障和應急能力。
據了解,到2020年,該縣規劃建設水利項目45個,計劃投資約39.343億元。呼圖壁縣水利局局長付學軍說:“通過這些項目的建設,計劃到‘十三五’末,全縣形成較為完善的水利管理與運行機制,初步建成現代化的水利綜合保障體系,水利工程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全縣基本實現水利現代化” 。 來源:新疆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