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來,村民們習慣了主動交水費、自覺節約用水。告別了免費用水的生活后,雖然用水成本增加了,但大家非但沒有抱怨,還交口稱贊,都說這樣的生活“確實比以前好”。
大盛村的秘訣,就是安裝智能供水系統,實行先付費后供水的刷卡用水制度。按需用水,自覺節水,收繳的水費用于管網維護和水質提升,小小一招,實現了“抓節水”、“保供水”兩大目的。這項創新工作今年得到了浙江省、杭州市領導的批示,還要全面推廣。
刷出抓節水大賬單
杭州市富陽區上官鄉大盛村的水資源并不豐富,村民飲用水主要靠山泉引流,夏季用水經常跟不上。前幾年,村里借著農村飲用水工程的東風,修建了兩個600立方米和500立方米的蓄水池,經過凈化處理后的水經村里的自來水管網流入各家各戶。
因為蓄水不多,村里近4000人用水依舊是緊巴巴的。村委會想了個辦法,每天在規定時間段內供水,之后就把總閥門關了,但效果依然讓人失望。“水是免費的,來水的時候大家就拼命用,水龍頭開著都懶得關掉。斷水了就到處討水喝,有時候衣服都堆起來沒法洗。”村民裘林亞回憶起以前的日子直搖頭。
“還是現在好,我們在卡里存了錢,按需用水,而且24小時都有水用。”裘林亞覺得,雖然每戶每月只有10噸水可以免費用,但卻讓大家養成了節約用水的好習慣,也讓她告別了四處討水做飯的生活。
2010年刷卡用水制度實施后,大盛村平均每戶村民年節約用水150噸,按每頓水費5角錢計算,全村800多戶村民一年至少能省下6萬元水費。全村用水量同比減少60%,用水有序化管理解決了斷水的問題。
“現在打開水龍頭天天有水。以前最多的時候停水一個星期,現在再干旱的季節也是隔天就有水。”大盛村黨委書記倪龍說,以前免費用水還要被老百姓罵,但自從有了刷卡用水制度,供水保障了,再也聽不到老百姓因為斷水的責罵聲。 來源:慧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