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智慧城市眾多企業跑馬圈地
上周,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與河南方正智慧城市信息發展公司(以下簡稱河南方正)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并出席了河南方正在林州市國家863紅旗渠科技產業園的揭牌儀式。
根據協議,華為將在物聯網、云數據中心、大數據平臺、信息安全等信息通信技術上提供創新產品與解決方案,與河南方正共同打造林州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政務、智慧公安、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物流等智慧城市業務。這可謂林州智慧城市建設落地的重要里程碑。
據悉,目前河南方正已初步完成林州市智慧城市建設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天眼工程、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政務等模塊已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推進。
不只是華為,也不僅是林州市,事實上,由于“智慧城市”涵蓋了大規模的軟硬件建設,以及包含了物流、教育、旅游等眾多行業,市場蛋糕如此誘人,早已引得眾多企業蓄勢待發,在河南跑馬圈地。
去年,開封市政府、鶴壁市政府、焦作市博愛縣政府與騰訊簽署“互聯網+智慧城市”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開封、鶴壁、焦作三市政府將支持騰訊微信、QQ、 騰訊大豫網等項目在河南的進一步發展,雙方將發揮各自資源優勢,提升智慧城市服務水平。將來,在微信“城市服務”入口中,居民便可在手機上實現一鍵搞定交 通出行、醫療、社保、交警、戶政、出入境、旅游等多種政府服務。
此外,騰訊還與世界文化遺產洛陽龍門石窟達成合作意向,共同打造國內首個智慧旅游標桿。
已入駐河南“智慧城市”的不只有騰訊,還有中國最大的IT整合服務商——神州數碼,神州數碼早在2014年便與河南漯河市正式簽訂“合資建設智慧漯河戰略協議”。
跑馬圈地容易,而真正全面開展智慧城市建設卻是一個漫長過程。“目前全國還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智慧城市。”傳感器大佬河南漢威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任紅軍對 記者說,“智慧城市牽扯的部門太多,僅城市的一個地下管網就涉及十幾個管理部門,要形成一套完善智慧管理方案,需要博弈和協調的還有很多。”
任紅軍認為,雖然困難不少,但是基于物聯網的智能財富之門已被打開,人與人的互聯網交互必定延展至萬物互聯的物聯網,這個市場體量不可限量,所以很多企業已經瞄準了這塊蛋糕。而未來漢威電子將以傳感器為核心,深入耕耘智慧市政、安全生產、智能家居、環保四大板塊。
嫁接“物聯網”給河南傳統農業插上翅膀
近日,由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主辦的2016中部物聯網高峰論壇在鄭州開講,河南的“物聯網+農業”被與會嘉賓熱議。
“地面信息傳感監測、天上衛星遙感監測,通過大數據分析,再運用農學專家研發出來的適應耕作模型進行管理,這就是我們描述的智慧農業,而這一切都需要物聯網。”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春江描繪出了智慧農業的模樣。
聽起來高大上的智慧農業,似乎離我們很遙遠,而事實上它就在我們身邊。鶴壁市氣象局副局長孟麗麗告訴記者:“鶴壁運用其開發的‘星陸雙基系統’在每個鄉鎮布 設一套區域氣象站、自動土壤水分觀測站、農田小氣候觀測站等儀器,形成了完善的地面氣象觀測網絡體系,同時與省氣象局衛星遙感中心數據共享,地表溫度、空 氣濕度、土壤水分、病蟲害等苗情、墑情在手機APP上、電腦屏幕上一目了然,農民大哥們足不出戶就能安排生產。”
事實上,不只是種植,養殖方面的物聯網應用,在河南也已有成功的先例。在河南中鶴集團,記者看到,一排排的標準化“羊舍”已建成。中鶴員工趙延飛告訴記者,每個羊舍都安裝 有傳感器,從飼草飼料、羊舍溫濕度、疫病防治等方面為養殖提供數據監測,從而加強飼養管理,確保產業健康發展。 來源:搜狐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