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的“霸王級”寒潮持續“發威”并席卷中國多地,導致大范圍降雪,突如其來的寒潮,很多社會管理問題就暴露出來,同樣是更換水表,城市和農村卻不一樣。相關部門也給出了解釋,少則幾萬元多則幾十上百萬的維修費用,對于規模較大的供水企業來說能夠承受這筆費用,但一些鄉鎮小水廠確難以承受。南通市通州區住建局給排水科科長蔡忠表示,主要是因為自來水表產權不明晰,這樣說來也有一定的道理,水務公司作為企業有自己定價的權利,但作為由政府直屬管理國有企業,供水是與每一個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內容,是否收費不應該如此“隨意”,而是應該按照統一的收費標準執行。
近年來,因為水表產權未明晰而帶來的收費矛盾頻發,同樣是寒潮過后因為水管爆裂,杭州大關小區的林女士這個月收到了1575元的水費繳款通知單,而杭州另一個小區的付先生,同樣是水流了差不多半天才修好。1月份的水費卻只有40多。原因也是水表的產權不同,林女士產權是屬于用戶自己的。不管是由于冰凍形成的還是管道自行老化形成的,表后的管道漏水是由自己承擔的。
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是政府的職責,國家提出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將來基本公共服務要跟戶口、戶籍地逐步分離,要成為群眾的基本權益。水務是一個涉及每個人的關鍵行業,正所謂“水是生命之源”,辦好這件民生實事,讓老百姓更舒心,考驗著政府的社會管理能力。就此問題, 自來水表產權不明晰,到底歸老百姓所有,還是自來水公司所有,目前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因此,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嚴明法制,明確水表產權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建議在全國范圍內,加快“一戶一表”的普及,特別是一些供水設施的老舊社區進行改造。改造費用可以采用用水戶出資一部門、政府補貼一部分、供水企業籌集一部分的方式解決。已經覆蓋到的小區,業主要及時申請,避免不必要的損失。通過安裝“一戶一表”,明確表前的管道破損、設備損壞和漏水由自來水公司承擔,用戶負責表后的水費和設備損毀。通過明晰產權,既可以督促水管的養護單位加強養護,也可以讓用戶加強自我用水的管理,減少水費收繳中的糾紛。極端冰凍天氣下,用戶也應采取一些積極的應對措施,減少或避免水管凍裂所造成的損失,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來源:多彩貴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