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西縣突出農業結構調整,緊緊圍繞“東稻、中菜、西牧”的農業總體布局,全力推進“四增一減”(增瓜菜、增水稻、增畜牧、增特色,減玉米),突出發展蔬菜、民豬和草食畜牧業。盯住哈爾濱、綏化、大慶等目標市場,沿202國道建設連片規模瓜菜基地、冬春鮮銷精細設施瓜菜基地和農業旅游觀光采摘園,打造百公里瓜菜產業開發帶。加快蔬菜產業化發展步伐,推進吉林金塔、山東立信等蔬菜加工項目建設;圍繞龍頭加工企業需求,建設規模化原料基地11萬畝;規劃打造榆林萬畝蔬菜示范園區,每個鄉鎮打造面積300畝以上的蔬菜園區1個;發揮榆林鎮蔬菜智能育苗園區作用,提升蔬菜種植科技化水平。完成蔬菜批發大市場建設;新培育蔬菜種植合作社10個,發展蔬菜經紀人50人;重點加大與北京新發地大市場、哈爾濱哈達批發市場及省內外高校、機關、大型超市合作力度,發展訂單蔬菜20萬畝。把握參加俄羅斯“中國優質農產品永久性展銷會”契機,拓展對俄蔬菜及加工產品出口,以貿易帶動生產,擴大規模。全縣蔬菜種植面積力爭達到40萬畝,產量100萬噸,實現交易額10億元。
蘭西縣努力做大民豬產業,在“強龍頭、建基地、活營銷”上做文章,積極引進北大未名、正大、阿媽牧場、銀信金控等集團,盤活200萬頭生豬屠宰加工項目,打造強有力的加工龍頭。認真研究推進縣種豬場改制工作,加大開發式保種力度,配強基層科技隊伍,強化與科研院所合作,推進民豬保種和養殖基地同步擴張,夯實養殖基地。新建生豬規模養殖場20個,改擴建130個,生豬年飼養量達到100萬頭以上。活化市場營銷,加大“黑珠”品牌宣傳推介力度,積極在省內中心城市和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開設專營店;抓住黑龍江率先恢復對俄肉類出口契機,創建網上生鮮超市,開拓俄羅斯遠東國際銷售市場。積極發展草食畜牧業。重點在西北部鄉鎮突出“兩牛一羊”發展和飼草飼料開發,依托大輝牧業、大莊園集團、平遠牧業等企業增上奶牛、肉牛產業化示范項目,推進專業戶、規模養殖場和養殖專業合作社建設。調整糧經飼種植結構,依托北大未名集團種植高蛋白玉米30萬畝;建設30萬畝苜蓿產業基地和青貯飼料種植基地,推進艾禾牧業牧草物流園建設,實現基地、市場同步開發。全縣奶牛存欄量達到1.3萬頭,肉牛、肉羊飼養量分別達到12.2萬頭、24萬只,鵝禽飼養量365萬只,畜牧業產值實現17.8億元。
蘭西縣高標準建設示范園區,積極發展蔬菜、雜糧、藥材、食用菌、烤煙等特色園區。以星級合作社為主要力量,強力推進各類示范園區建設,打造種植園區49個、養殖園區15個,其中省級園區2個、市級園區15個。通過星級合作社和園區的示范引帶,全縣新型經營主體力爭發展到4779家,其中星級合作社達到70家,入社農戶達到2.8萬戶,輻射帶動農戶6.5萬戶,土地流轉達到170萬畝,土地規模經營達到200萬畝。
蘭西縣不斷提升綜合生產能力,深入實施田間工程、土地整治、全省億畝生態高標準農田、節水增糧等重大工程。對現有農機合作社進行規范整頓、合并重組;圍繞亞麻、蔬菜、高蛋白玉米種植,力爭組建千萬元農機合作社5個。大力發展智慧農業,依托林語花溪的資源技術優勢,重點完成全縣200萬畝耕地溯源系統開發,推進全縣智慧農業電子商務平臺全面運行,初步建成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農業產業鏈綜合服務體系。積極發展品牌農業,以打造綠色、無公害、健康有機農產品為賣點,通過品種精選、規范技術規程、建設可溯源體系等舉措,推進“三品一標”認證,標識總數力爭達到600個,不斷提升蘭西特色農業知名度。 來源:中國網-傳媒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