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畢節投入水利資金89.56億元,是“十一五”期間的3倍多,新增年供水能力2.95億立方米,年供水能力從5.62億立方米增加到8.57億立方米。
這五年,是畢節水利建設規模最大、投資最多的五年,也是畢節水利建設快速發展的五年。五年來,畢節緊緊抓住水利部幫扶畢節試驗區扶貧開發工作這一契機,大力實施水利建設“三大會戰”、“三年行動計劃”以及“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小康水行動計劃,一座座重要水源工程在2.68萬平方公里的烏蒙山區拔地而起。
實現“縣縣有中型水庫”目標
“十二五”期間,畢節市開工建設了8座中型水庫和10座小型水庫,通過新建、擴建一批重點水源工程,形成了以七星關區倒天河水庫、大方縣岔河水庫、黔西縣附廓水庫、金沙縣勝天水庫、織金縣大新橋水庫、納雍縣金蟾水庫、威寧縣楊灣橋水庫及赫章縣板橋水庫等8個中型水庫為支撐,覆蓋全市城鄉范圍的骨干水源供水保障網絡,達到縣縣均有一座以上中型水庫的目標,城鄉居民飲用水得到了保障。
超常規推進夾巖水利樞紐及黔西北供水工程
工程總投資186.49億元,水庫總庫容13.23億立方米,是一座以城鄉供水和灌溉為主、兼顧發電并為區域扶貧開發及改善生態環境創造條件的綜合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也是貴州省歷史上投資和規模最大的水資源配置工程。工程從2010年12月提交規劃報告成果到2015年4月初步設計報告獲水利部批復,僅用了四年不到的時間,創造了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前期工作推進罕見的速度。已全面開工建設,水源工程區、畢大供水區、灌區骨干輸水區和潘家巖腳大橋、七星關大橋復建工程有序實施。
近300萬農村人口喝上了小康水
通過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及小康水行動計劃,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項目2409個,解決了規劃內253.75萬農村群眾及45.17萬農村學校師生飲水不安全問題,項目區人民群眾生活、生產條件得到了改善,為全面奔小康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外,還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29平方公里,發展農村耕地灌溉面積115.4萬畝,綜合治理河道長度137.67公里、保護人口82.53萬人、保護農田26.65萬畝。(胡榮華)
孩子們喝上了小康水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