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處理設備
去年以來,臨邑縣科學規劃、加大投入,建設利民水庫、改造自來水廠、鋪設農村供水管網,大力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讓全縣城鄉群眾將共飲黃河水。
村民史玉河說,“以前吃水都要到村后面的井里挑水吃,費時費力不說,井水的水質也沒法保障。在城里工作的孩子回家后都不愿意喝井里的水。現在的這水,水質也好,也沒有水銹。孩子們回來也都愿意喝了。”
這是臨邑縣農村供水管網建設與改造工作成果的一個縮影。為了讓城鄉群眾喝上黃河水。去年,臨邑縣投資2.5億元建設了利民水庫,水庫是圍壩式平原水庫,圍壩全長4124米,設計蓄水深8米,總庫容990萬立方米。在建設利民水庫的同時,為適應水源由地下水改為地表水的要求,臨邑縣投資8000萬元對水廠同步進行升級改造,日供水能力達4萬噸,全部采用國內先進的供水自動化系統,水廠現有的工藝設施與水源水質狀況相適應,處理工藝能較好滿足水質達標需求,106項水質指標全部達到了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
為將黃河水送到城鄉千家萬戶,去年臨邑縣投資1.57億元實施了城鄉供水一體化管網工程,管網共729公里,其中主管網219公里,支管網510公里。主管網主要布置成環狀配水至各個鄉鎮,然后分枝狀配水至社區村莊,在北部主管網建設加壓泵站一座,主管網的環狀設計保證了供水的安全性。目前,管網工程全部竣工,城鄉供水一體化管網鋪設到了全縣每個村莊的村頭,為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臨邑縣各鄉鎮街道引導群眾自籌資金新建設和改造村內管網,覆蓋310個村莊,全縣實現了村內管網覆蓋率99%。全縣所有村莊將完成和主管網對接并網,城鄉群眾將同飲黃河水。 來源:齊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