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計劃,本次2015-2016年應急調水我市將接收黃河水5900萬立方米。截至21日,招遠累計接水280萬立方米,門樓水庫累計接水287萬立方米,萊州、龍口、蓬萊計劃于春節后進入全面接水狀態。
600萬方黃河水5月底前進入牟平
“從13日開始,膠東調水工程牟平段就開始逐步調試,從最低的每秒鐘0.1立方米的流量,逐步調整到現在的0.5立方米/秒,根據省調水局上游來水量,將逐漸穩定到1立方米/秒?;旧系?月底,高陵水庫調水將全部入庫。”市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局工程管理科副科長張海鑫告訴記者。按照計劃,高陵水庫共引進600萬方,門樓水庫計劃1500萬方,但實際蓄水量將根據上游流水量最終確定。
早在去年12月25日,經由福山高疃泵站的黃河水就開始向門樓水庫分水,目前穩定在1.2立方米/秒。本月13日,按照省水利部門統一調度,向高陵水庫分水調試。記者在南自格莊泵站調度室看到,目前,泵站3號機組開啟,水量較為平穩。“在黃河水抵達牟平之前,我們對所有的管道沿線進行了冬季檢查,沒有發現漏水跑水現象,包括16公里的管渠和45個閥井,目前都能正常開啟、正常運行,保證今天就能正式向高陵水庫供水。”工作人員一邊監控,一邊對調水情況進行記錄。
高陵水庫提前除險加固迎接客水
高陵水庫是牟平區最大的水庫,控制流域面積160平方公里,水庫總庫容5400萬方,水庫位于高陵鎮高陵村南200米,辛安河中上游,是一座集防洪、城市供水、農業灌溉、漁業養殖等綜合利用為一體的中型水庫。水庫興建于1970年8月,1974年6月完工。其后歷經幾次加固,形成現在規模。由于建庫時受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工程建設標準低、質量差、遺留問題多,加之運行40多年,工程老化、退化嚴重。水庫存在防洪能力低、壩基滲漏、溢洪閘、放水洞結構裂縫、強度不足、金屬結構及設備老化等安全隱患和問題,危及工程的安全運行。
針對存在的安全隱患,2011年6月,煙臺市水利局組織有關專家對水庫進行了安全鑒定,鑒定水庫為險庫,大壩為三類壩;同年7月,水利部大壩安全管理中心經核查后同意該鑒定結論;同年9月,煙臺市水利建筑勘察設計院完成了高陵水庫除險加固初步設計,防洪標準按50年一遇設計,1000年一遇校核;2012年11月設計通過了水利部專家評審,2013年9月通過省水利廳、省發改委批復立項,核定工程總投資8230萬元。
黃河水飲用前將執行嚴格檢測在南自格莊泵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目測情況看,黃河水水質清澈,并沒有出現大家擔心的水質渾濁、泥沙大的問題。由于黃河水水溫較低,造成管道內外壁溫差大,處理不當的話容易引起管道熱脹冷縮過大,進而造成滲水等工程問題,所以現在還處在試運行階段,正按照工程調度要求嚴格控制管道流量和壓力。
本次應急調引的黃河水,將按照水庫蓄水標準,進行20多項檢測。目前僅從水樣目測來看,肉眼可見物、臭和味、濁度、色度等指標都完全合格,細菌總數、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等指標,將通過進一步檢測后得出結果。記者了解到,黃河水引調入庫后,還將對水樣進行更加嚴格的生物監測。
“雙水源”將為市區有效“解渴”
去年,膠東地區特別是濰坊、青島、煙臺、威海四地市,遭遇持續嚴重干旱,城市生活及工農業用水缺口巨大。我市啟動了史上首次應急調引黃河水,為期80天的調水過程中,3150萬立方米黃河水先后流經萊州、招遠、龍口、蓬萊,本地水與客水“雙水源”的城鄉供水保障格局就此正式形成。
2015-2016年應急調水,是我市去年至今第二次應急調引黃河水入煙,共計接收客水5900萬立方米。此次調水將全部用于滿足居民生活生產用水。
記者從市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局了解到,第二次應急調引黃河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去年12月14日起至今年2月,向威海市供水,待威海市供水進入運行平穩期后,我市將利用膠東調水工程預留分水口向市區供水。這一階段將主要為膠東調水工程干線278公里明渠、管道等調水設施運行環境提供保障,做好市區配套工程調度運行工作。第二階段從今年3月開始,我市門樓水庫及萊州、招遠、龍口、蓬萊將全面調引黃河水,應急調水將進入高峰期。
煙臺應急調引黃河水大事記
2008年,包括煙臺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在內的山東省地方接水配套工程,被納入國家南水北調東線配套工程大盤子。
2011年,煙臺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總體規劃得到省政府批復。
2012年12月,煙臺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開工建設。
2015年4月23日,黃河水流入膠東調水工程萊州段,黃河水史上首次進入煙臺境內。
2015年4月25日,黃河水蓄入招遠侯家水庫,煙臺北部四市正式喝上3000萬方黃河水。
2015年12月21日,煙臺市區史上首次應急調引黃河水正式啟動,應急調引黃河水注入福山高疃泵站。
2016年1月22日,黃河水注入牟平高陵水庫,煙臺市區史上首次全面承接黃河水。 來源:膠東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