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欽州市創業城市開發有限公司了解到,市第三水廠及配套管網一期工程廠區部分項目已全部完成,并開始投入試產,配套管網部分也完成了大部分項目建設,目前正在加緊施工。該項目一期工程的日供水能力為5萬噸/天,能夠滿足欽南區進口資源加工園區和欽州中馬產業園區、三娘灣旅游管理區及犀牛腳鎮、大窩口村等周邊村莊生活生產用水需求。
試產:濁水進清水出
1月11日上午,記者跟隨欽州市創業城市開發有限公司的車輛,來到位于欽南區大番坡鎮大窩口村對面的欽州市第三水廠。這里原來只是一片山地,經過三年多的建設施工,在2015年11月完成水廠廠區建設,并開始進入6個月的試產試運行階段。
走進水廠,一排整齊嶄新的廠房呈現在眼前,記者跟隨水廠負責人郭章凱爬上了最靠前的一座長方形水泥建筑。“這個是配水井,”郭章凱介紹說,“水從位于金窩水庫的取水泵房輸送到這里,然后進入多層網格反應池、平流沉淀池。”記者看到,原來黃色的濁水,加礬的原水經過55格反應池以及平流沉淀后,變得清澈透明了。
“但是還達不到飲水水質標準,還需要經過加入加氯的虹吸濾池。”郭章凱說,沉淀池出口清水然后經水閘分流,一道水流向工業用水清水池,工業用水清水池即為沉淀池出水,直接進入,該池跟生活用水池一樣大小,有效容積3000立方米。另一道水經過U型DN700鋼管流入虹吸濾池,虹吸濾池出來的水即為生活用水,也就是我們常用的自來水。
“從原水進入配水井,到生產出自來水,整個過程需要1個小時左右。”郭章凱說。在生活用水池后面是加壓送水、配電房,記者看到,幾個工人師傅正在這里調試機器。
遠期:日供水25萬噸
“市第三水廠及配套管網項目從2012年6月份開始實施項目用地的征地工作,同年9月就開始項目用地的場地平整。”欽州市創業城市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方文興介紹說,第三水廠及配套管網工程近期建設規模為5萬噸/天,遠期為(2025年)25萬噸/天,項目總投資約2.0052億元,目前已經完成投資1.6億元。
據悉,欽州市第三水廠及配套管網工程由水廠廠區項目和配套管網項目組成,已完成建設的一期生產規模為5萬噸/天,廠區占地46152平方米。廠區部分的建設項目包括凈水廠區、取水泵房、原水輸水管線(取水泵房進站道路),已全部完成并進行試產。配套管網部分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取水頭部、廠區至欽南區進口資源加工園區和欽州中馬產業園區供水管道工程,目前金鼓大道至中馬欽州產業園區DN500供水管建設已經基本完成;全長16.10千米的中馬欽州產業園區中馬大街、錦繡大道、友誼大道配水管網也已完成15.28 km;中興路配水管線管道安裝,目前也完成了3.6千米。
第三水廠的建成,解決了欽南區進口資源加工園區和欽州中馬產業園區、三娘灣旅游管理區及犀牛腳鎮、大窩口村等周邊村莊的生產生活用水問題。“今后,將根據兩大工業園區的發展規模,增加用水管線的布局和鋪設工作,為這片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用水保障。”方文興說。 來源:欽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