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家住杭州,每次下大雨,尤其是暴雨,出門最怕的就是遇上積水。
2014年,杭州出臺了《杭州市城市防汛排澇三年行動計劃》,專治積水“疑難雜癥”,如今計劃已完成了近600個項目。以往不少年年榜上有名的積水“老面孔”如今都已擺脫了積水癥狀。
今年是杭州“排澇水”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杭州現在已經初步摸排了150多個工程項目,目前正在征求各城區、各部門的意見。
杭州市城管委市政設施監管中心介紹,今年的工程從數量上來講,“重頭戲”集中在道路橋涵方面。初步計劃共有80個工程,包括德勝路石橋路口、丁蘭路環丁路口、新風路等。
工作人員說,道路積水項目主要分兩類,一類是運用管道檢測,修復部分路段的雨水管網。另外一類是道路積水點,以工程改造為主,辦法有對雨水口擴容,改造雨水排出口等等。
今年杭州防汛排澇還要給杭州道路的雨水、污水管網建信息庫。屆時,杭州約六七千公里的地下管網,每一條管徑的建造年代、管材、坡度、流向、排水能力等各種身份信息都將記錄在冊。
做這樣一個管網“身份庫”的好處是萬一發生突發積水,地塊開發,或挖斷雨水、污水管道等狀況,都能第一時間從源頭上查“病根”。
“另外,從今年開始,我們將以5年為一個周期,每年為杭州20%的地下管網,用管道檢測的方式做健康體檢。每次體檢都會有一份健康報告,記錄病癥,方便第一時間給管網治病。” 來源:杭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