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助力日常巡檢
年終檢修全力攻堅
水廠生產設備與供水管道設施如同汽車,需要定期維護和保養,而且是供水人每天的必備課。消除隱患、提高設備性能、完善工藝設施,對實現安全優質供水尤為重要。惠州供水公司利用創新技術和手段,給各營業網點巡管員配備了專用手機,通過“管網巡查手機助手”加強轄區管道設施巡查,一旦發現漏水,快速組織搶修處理,做到反應及時、行動迅速、處置有效。同時,為管道維修隊伍充分補充先進的搶修設備、工具、配件等,并定期對閥門、排氣閥、井蓋、消火栓等基礎設施進行檢修和保養,確保供水設施完好,提高應對供水管網突發事故的能力。到了年終各水廠全面檢修的時候,跨越時間長、勞動強度大、人機接觸作業頻繁、安全技能要求高,供水公司絲毫不敢松懈,要求全體供水人全力打好檢修攻堅戰,各項檢修工作有序完成。
三級水質檢測機制
保障飲用水安全
隨著市民對飲用水的要求越來越高,惠州供水公司依靠創新的技術支撐,嚴格實行三級水質檢測機制,即“生產車間—水廠化驗室—水質檢測公司”,以切實保障市區飲用水安全,該公司潼湖水廠出廠水更可達直飲水標準。
據潼湖水廠負責人介紹,潼湖水廠采用了先進的水凈化工藝,先用臭氧對原水作預處理,再通過高密度沉淀池、V型砂濾池等常規處理手段對原水進行絮凝、沉淀及過濾處置之外,還采用全自動化處理技術,由儀器設備自動檢測、自動調控,24小時監控水質及其處理過程,確保安全供水。更精益求精的是,還增設了翻板活性炭濾池進行深度處理,進一步提高了出廠水的水質,達到直飲水標準。盡管該廠區面積不大,但上述生產設備和工藝體系均達到國內乃至國際先進水準,將取水、凈水、供水、污泥處理有機結合,其中高效反應沉淀池的使用,開創了廣東省水廠在這方面建設之先河。
健全應急機制
攝像頭處處可見
針對突發事件,供水公司做到預防在前,準備充足,確保第一時間解決問題。為強化應急管理,供水公司專門設立了安全生產管理辦公室,及時修訂頒布供水突發事件處置綜合預案和專項預案,具備可操作性,最大程度地降低突發事件的危害系數。召開安全生產專題會議、開展季度性安全生產檢查和年度安全生產月活動,發現隱患及時發出“隱患整改通知書”,并采取整改措施,開展安全專項整治以及漏氯、搶修和消防演練等,有效防范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
此外,應急組織機構、救援隊伍、裝備、物資等應急資源也落實到位,確保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的強化落實。據公司負責人介紹,該公司已安裝監控攝像頭共200多個,視頻監控不斷提高覆蓋面,提高安全監控力度。對江北水廠區實行行政與生產區域分區管理,對進入生產區域人員加強門崗管理,確保安全生產。為河南岸水廠圍墻安裝了紅外報警裝置,更換了廠區的全部攝像頭,對辦公重點區域更換高清監控攝像頭,定期對監控設備進行檢查維護,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各營業網點也加裝攝像頭,并且安裝與110聯網的報警裝置。視頻監控調度中心不斷完善建設,實時監控各水廠、各營業網點的安保情況。
信息化武裝
全方位打造優質服務平臺
為加強與市民的溝通,提高供水服務信息的傳播能力,除了電臺、電視臺、報紙等傳統媒體的信息公開,供水公司也自我完善,在官方網站惠州供水網開設了信息公開、客戶留言、客服郵箱、客服QQ、局長信箱、信訪平臺等專欄,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信息化互動交流方式,筆者上網看到,網上留言無論是咨詢還是投訴,平臺都做出了詳細回復。在手機短信、Q Q、網站等原有信息發布平臺的基礎上,積極推行提醒服務、網上服務等服務制度和方法,還開通了“惠州供水”微信公眾號和“惠州供水”新浪微博。
客服中心全年處理電話呼叫量7.5萬多個,日均受理電話呼叫量200多個。同時,通過惠州供水網“客戶留言”、客服Q Q、西子論壇、局長信箱、信訪平臺等各類網絡問政平臺共受理網絡問政個案1400多件,回復率和辦結率都達到100%
此外,大力推廣繳費“一戶通”的便民利民項目,從今年10月起,開通支付寶網上繳費業務,客戶可使用電腦或手機登錄支付寶,選擇“生活服務”中的“繳水費”,輸入客戶電腦編號后進行繳費。目前,已有6成以上客戶辦理了水費代扣業務,越來越多的客戶足不出戶即可繳交水費。家住江北麗景花園的黃先生就表示,“現在交水費也趕潮流,網上支付方便了許多,雖然服務廳就在自己家旁邊,但受營業時間限制,在家上網任何時間都可以交了。” 來源: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