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條隧道鋼管生態引水、4座集約化制水廠、一條47.3公里繞城“供水高速公路”、350個智能加壓泵站、568個在線檢測點、12.3萬只遠傳水表、機器人探管帶水補漏、全方位微信電子繳費咨詢服務系統……一大批高科技供水項目構成了寧波“智慧水務”的全部“家當”。
國務院參事、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仇保興說,寧波城市供水的創新發展可成為全國水務的典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沈躍躍在視察寧波城市供水時高度評價寧波智慧供水系統是科技創新、服務優質。
11月19日上午,在寧波江東區瀾悅花苑小區,城管供水部門的技術人員正在調試遠傳水表。乍一看,它和普通水表并無二致,不過多了一個瓶蓋大小的數據采集器。但只要抄表員一個指令,就可將用戶的用水數據“送”到微機房。工作人員將數據導入營業廳的收費系統進行處理,就可打印水費通知單。
“以前一個小區只有1000余戶居民,現在同等面積有6000多戶。”自來水公司總經理周正協介紹,隨著高層建筑的逐年增多,以往抄表方式漸漸跟不上形勢。從2011年起,按照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寧波城管供水部門在各區相關單位的緊密配合下,利用三年多的時間,對海曙、江東、江北、鎮海、北侖等中高層住宅407個小區、2331幢樓、12.3萬戶的供水設施進行改造,其中將原來的12.3萬只普通水表換成了遠傳水表。
周正協說:“此舉不但提高了抄表員工作效率和準確度,而且工作人員還能通過網絡監控,及時查找出用戶家中的水量異常,做到及時提醒,快速排查漏水隱患。”
目前,在該市中高層住宅小區的遠傳水表中,有20%的居民區采用了無線遠傳水表。如北侖里仁花園、鎮海東城峰匯等,實現了供水營業廳通過網線直接采集居民用水數據信息。
從過去礬、液氯凈化水,到現在用次氯酸納、氫氧化鈣、活性碳、高錳酸鉀凈化水,使飲用水呈弱堿性;利用國內外最先進的檢測儀器進行106項水質跟蹤檢測;用食品級防污劑進行輸水管道內襯,所有新鋪管道都是球墨鑄鐵管和鋼管……從“安全水”到“健康水”,智慧水務步履不停。其中,江東水廠改造中最新采用的超濾膜技術更是一大亮點。它采用孔徑為0.05微米的微孔過濾膜,以超濾膜絲為過濾介質,將可過濾掉直徑10納米以上的顆粒雜質,有效地去除水中的細菌、病毒、致病原生物等。
此外,“網點交費+電子交費”全方位供水服務、覆蓋全市的568個供水管網在線檢測站點、管網GIS地理系統完善城市供水“大數據”、機器人進入水管探損修補輸水管道……再加上江東水廠即將開始安裝的超濾膜,城市公共服務正以“智慧”為載體,滋潤千家萬戶。 來源:中國建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