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調整水價?
江河港武水務(常州)有限公司是武進區唯一的供水企業,主要有魏村取水頭部,滆湖取水頭部、武進水廠、禮河水廠、湖濱水廠和橫林、厚余、運村等3座增壓站。日供水能力52萬立方米,管網總長度6668.52公里,供水面積1100平方公里,服務人口140多萬人。經核算,江河港武水務(常州)有限公司主營業務年虧損約987.23萬元。
作為污水處理企業的大禹水務股份有限公司,下轄武進城區、武南、漕橋、太湖灣、湟里、鄒區、洛陽、戴溪等8座污水處理廠,43座污水中途提升泵站。2014年全年污水處理總量5200萬噸,實際日處理污水量14.25萬噸。2014年征收污水處理費7100多萬元,年正常運營經費約9800萬元,每年缺口約2700萬元。
除此之外,本次調整未納入的增本因素還有深度處理項目、應急水源地建設等:在未來一段時期內,武進區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任務十分繁重,經預算,僅污水處理廠、污水管網擴建及污水處理設施改造就需資金約3500萬元,處理成本約增加0.68元/噸。
水價要怎么調整?
方案中,對水價和用水階梯分別作出調整:一是上調基本水價和污水處理費,分別擬上調0.35元/m3。
需要注意的是,執行居民生活用水價格的非居民用戶,不實行階梯式水價,擬在第一階梯3.77元/噸的基礎上增加0.20元/噸,擬執行3.97元/噸的價格。多數人表示理解,也有人質疑。
消費者代表戚炳全提出,水價調整是必須的,但階梯水價的調整,各階梯間的差別太小,對促進居民節約用水的作用不夠明顯。另一名消費者代表俞祥法認為,自來水公司在調價前,應該擬一份告用戶書,詳細說明此次調價的必要性。
來自河海大學的朱昌平以專家學者身份參加了聽證會。他對調整方案表示贊同,認為合情合理,還堅持了同城同價。同時他也建議,自來水公司能提供更優質的水源。
區財政局工作人員沈奇認為,調整水價可以改善供排水企業收支倒掛的狀況,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和水環境的改善,他希望供排水企業能采取多種措施,進一步節水增效,更好地保障社會利益。 來源:武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