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們自己接的山水相比,自來水既潔凈又安全。我們也能像城里人一樣喝上‘放心水’了。”昨天,諸暨市東和鄉十里坪村村民陳小婉笑著告訴記者,她家廚房有兩個水龍頭,每天燒水做飯時,她都會打開新的水龍頭接水,這里的水是由7月份建成的東和水廠直供的自來水。
10多年前,陳小婉家和鄰居一起花了4000多元,在3公里外的山上挖了一口井,再裝上塑料水管,將水接到家里。“山水看著干凈,但使用時卻有諸多不便,特別是干旱時會造成斷水,而且水管容易被破壞,一些臟東西也會趁機鉆進水管影響水質。”陳小婉說,“用上自來水后,這些喝水的煩惱被一掃而光。”
“接山水或打淺井的飲用水還存在更嚴重的問題。”十里坪村黨支部書記卓任翔說,山水被不少村民冠以礦泉水的美譽,但此前經過檢測,發現存在細菌或重金屬超標的問題,實際上不適合飲用。
為解決山區群眾喝水問題,諸暨市水務集團投資近2000萬元,興建東和水廠,日供水能力達2000噸。東和鄉第一期供水規劃為5個行政村,目前這些村已全部或部分實現通水,明年這一范圍將繼續擴大。東和鄉的通水,標志著該市又一個山區鎮鄉成功納入城鄉一體的供水系統。
自從“五水共治”戰役打響以來,諸暨市水務集團全力實施“保供水”,堅持“同源、同網、同質、同價”的“四同”理念,全速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截至9月,諸暨市已建成運行8個水廠,日制水能力達36.5萬噸,涉及全市24個鎮、鄉、街道,供水面積近1500平方公里,受益人口達90多萬,基本實現全市城鄉供水一體化。“還未實現通水的馬劍、同山、嶺北3個山區鎮的供水工程建設也都已啟動,其中馬劍、同山的供水系統建設已經開工,預計年底就可完成。”諸暨水務集團有關負責人說。 來源:浙江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