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山市政府印發《佛山市2+5組團排水專項規劃》,對佛山市今后污水、雨水收集處理體系建設提供指引。
全市欲建47座污水處理廠
佛山水網密布,大小內河涌貫穿各城鄉,這些河涌有的是飲用取水點,有的是污水排水點,部分未經處理或雖經處理但水質不達標的用水都陸續向河涌排放。與此同時,佛山市現有部分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缺乏整體規劃控制,基本上各自為政,部分水體水質逐漸惡化。
為此,本次規劃對“2+5”組團的排水系統進行了專項統籌安排。按照規劃,至2020年,佛山市將在22座現狀污水廠基礎上,規劃新建47座污水處理廠。其中2+5組團內共建34座污水處理廠,組團外建設13座污水廠。與之相配套,規劃還擬對全市所有的污水排放管進行統籌安排,污水經處理后,均可實現定點排放,從而有效避免污水混合排放對飲用水造成的污染。
污水收集打破行政區界限
據了解,在佛山市“2+5”組團中,除九江龍江組團外,其他各組團現均有污水廠,但部分污水處理廠因管網建設不完善,面臨污水收集量不足的困境。此次規劃中,污水處理廠不受行政區界的限制。
佛山市規劃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這將使污水處理廠的利用不再局限于某個區界,比如禪城區的鎮安污水處理廠可收集南海區的石啃片污水,禪城區的城北污水處理廠可收集南海區的羅村片污水,順德區的樂從污水處理廠可收集禪城區的南莊南片污水,而南海區的九江污水處理廠可收集順德區的龍江西片污水。通過這種資源共享和管網的完善,大大提高城市污水的處理率及效益。
新建區采用雨污分流排水
從未來城市的發展考慮,規劃還確立了分流制為主、截流式合流制為輔的排水體制。即一般新建區采用分流制,設置雨污分流地下管網,針對不同類型的污水進行分別處理。而在舊城區,由于已有的合流制排水管或排水渠大多位于鬧市區,改造難度較大,規劃建議采用截流式合流制,在污水排入水系之前進行截污處理。
此外,各污水廠收集回來的污水經過處理后,將分門別類進行再利用。在規劃的尾水利用策略中,有的尾水將用于園林綠化和道路灑水,有的作為農作物灌溉、森林灌溉,有的則將根據各河流或河涌的容量和等級進行排放。這樣不但可以提高污水利用率,還能增強內河涌的抗污染能力。
佛山市規劃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該項規劃批準后,各區、鎮應以此為依據,建設統一協調的排水系統,抓緊雨、污管線建設,盡早實施污水的截流、輸送、提升與處理的系統工程,并對污水處理廠與泵站用地嚴加控制,保證該規劃的全面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