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陽境內地質巖性復雜,大致由沉積巖、變質巖、火成巖組成,且縣內泉井分布不均,部分無泉井村莊則直取塘水或河水飲用,88萬人的人口大縣近五成農民不同程度存在缺水和飲水困難。為破解農民飲水用水難題,桂陽從2006年起,把農村飲水安全納入民生100工程,按照“三先三后、多種模式”的思路強力實施,即先重點、后一般,先集中、后分散,先水質、后水量,采取跨鄉鎮建設大型飲水安全工程,單個鄉鎮輻射周邊村組,以及聯村、單村、分散等多種模式建設供水工程。該縣實行縣級領導包鄉、鄉級領導包工程的責任管理模式。各鄉鎮(街道)、農林場所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建設的任務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對各項目鄉鎮(街道)、農林場所建設內容進行分解細化,并開展以“比進度、比質量、比安全、比管理”為主要內容的勞動競賽活動,高效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同時,嚴格推行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合同管理制和監理制,確保飲水工程質量。截至目前,桂陽累計投資1.5億元,建成大型水廠23座,單村供水工程1000余處,覆蓋全縣26個鄉鎮(街道)、7個農林場所及52個農村學校。
為了讓飲水工程長期有效發揮效益,桂陽明確供水工程管理主體,成立了3至5人的用水戶協會,全面負責工程供水范圍內自來水生產、管網維修養護、供水營銷等工作。暫未成立用水戶協會的村組,則由村委會明晰所有權,采取承包、租賃等方式經營農村飲水工程,按照“核算成本,微利經營,穩定發展”的原則,報請縣物價部門核定水價,各戶裝表計量按表收費,建立良性運行機制。同時強化水質衛生工作,嚴格制水工藝,對飲水水質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檢,確保飲水安全。 來源:郴州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