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起鎮位于吉林市東南部,中心區域面積2平方公里,居民2000余戶。因鄰靠松花湖,旺起鎮多年前被列入省重點水源保護地。原本的富水之地為何患上“飲用水缺乏癥”呢?記者了解到,此地原有的自來水工程始建于1984年,輸水管道鋪設于1985年。因年久失修,供水設施及管道破舊,造成漏失率高、飲用水污染等問題。早先的取水點是距鎮中心區7.5公里遠的4眼深水井。隨著鎮子的發展,這些深水井的水量已無法滿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居民趙紅霞在鎮中心開的御福園酒樓,是鎮上規模最大的飯店,能夠承接20桌喜壽筵席。但是由于供水量不夠,店里每天要貯500多公斤水,這成了她最煩心的事。店里光是150公斤容量的大號水箱就備了兩個。即便這樣,幾乎每天還要派人去附近打井水。派誰去,誰都不樂意去,只好抓鬮。
李樹杰是原旺起鎮供水站站長,家也住在鎮上。他告訴記者,由于當年的供水設施設計能力小,鎮上的缺水狀況已持續多年。舊供水站日供水最大量為400立方米,趕上枯水期,日供水量不足300立方米。2010年前,供水站還能保證向全鎮居民一天供3遍、約3小時的水。但鎮里的和豐家園小區建成后,用水量增大,就只能改成每天供一兩遍了。供水時,因水壓低,鎮上大部分貯水式熱水器或太陽能熱水器都無法使用。鎮里有家浴池,因為無法大量貯水,只好打井采用地下水。和豐家園三樓以上住戶只能到一二樓居民家接水。挑井水吃,成為鎮上部分居民最無奈的選擇。
為徹底擺脫“水貧”,旺起鎮在市水務集團和區里的幫助下,于去年10月投資900萬元建設旺起鎮供水站。供水站工程師張曙光介紹,新供水站位于楊家村的青龍山,距鎮中心區域約2公里。供水站直接從松花湖取水,經過沉淀、過濾、殺菌等程序,提質到國家飲用水標準,日凈水能力為2400噸,為原供水量的6倍,可滿足2萬人的生活用水需求。
7月1日,新水站正式供水。鎮上居民們隨時擰開家中的水龍頭都會有水流出,再不用拿盆拎桶去貯水了,大熱天還能痛快洗個熱水澡……大伙兒覺得這樣的日子才叫舒心!仍在水站工作的李樹杰這幾天常往和豐家園跑,查看那里三樓以上的水壓穩定情況。不再為水犯愁的居民,見到他時說的最多的話就是:“政府又干了件實事兒! 來源:吉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