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當前,武漢市居民在用水時正面臨哪些困難?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居民用水難?
記者昨天在金域雅庭小區發現,每天一到下午4、5點,小區單元的頂樓就會有不少居民爬上去看看水箱里面還有多少水,然后趕緊回家洗澡做飯,這樣現象已經持續多年。根據金域雅庭小區居民陳女士的介紹,從2009年開始,每到夏季用水的高峰,下午就會出現這樣無水可用的情況,今年尤其嚴重,從5月底開始,幾乎每天下午都會停水,直到次日凌晨的2點左右才會來水。
記者探訪了解到,這個小區為2004年入住的老小區,共計98戶住戶。每棟樓14戶居民用水都是依靠頂樓水箱二次供水,由于小區泵房停用,白天主供水管道水壓根本無法滿足水箱蓄水,隨著夏季到來之后,用水需求量增大,水箱水幾乎每天傍晚就會用完,必須要等到夜間凌晨的時候,水箱再次蓄滿水后,居民也才能用上水。居民們多次就這個情況向居委會投訴求助,卻被告知該小區為用戶的水表需要自己解決。金域雅庭居民面臨的二次供水設施導致用水難的問題,據我們調查了解在武漢市還不是孤例。根據武漢市水務集團的相關工作人員的介紹,目前他們每天都會接到1000到1500條關于用水投訴的問題,而且超過七成都是二次供水的問題。
2013年,武漢市曾經出臺關于二次供水的案例,之后2004年二次供水的投訴,武漢市就有達到12萬多起,占到全年供水投訴的75%。武漢市水務集團的負責人表示,小區用水難主要是泵房的設施無法正常的運轉加壓,二次供水設計存在了一些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對社區進行二次供水的設施的重新改造。
居民用水難的問題拖了半年還沒解決,癥結在哪?該如何解決?
針對這一問題,事實上,從去年的6月份開始,武漢市已經出臺老舊社區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專項行動工作的方案,而且啟動了二次供水的改造。根據武漢市水務局今年1月份發布的數據顯示,武漢市中心城區居民住宅中的二次供水設施總計是3170處,需要改造二次供水設施約1538處,改造的資金預計是高達8.7億元。今年4月1日,武漢市政府出臺了《武漢市城市居民住宅二次供水管理辦法》,其中就明確提出,每個區的人民政府對這個轄區內的二次供水設施存在改造的責任主體,而且改造的費用則由產權人承擔,每個市、區的人民政府對改造費用給予適當的補助。
武漢市水務集團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各中心城區中二次供水改造除洪山區改造進展情況較好之外,其他區普遍都存在建設程序問題,改造的工作進展是比較緩慢的。該負責人也介紹,二次供水改造項目小而多,在一個項目實施之前,需要走建設的規劃、環評,還有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招標等七八個程序。
每個程序走完都需要花費很久的時間,有的去一個社區改造就要花七八個月時間。那針對這樣一個問題,他們也借鑒了一些其他的外省城市的一些經驗。他們鑒于目前根據外省城市,比如像長沙,就很多成啟動二次供水改造,但是做得比武漢市相對好一點。他們是由武漢市政府來牽頭,來集中打包的。所以他們希望能借鑒一下其他城市的經驗,來加快這個進度。 來源:網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