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臺縣凱江與涪江交匯處的排污口
城市生活污水沒有進入污水處理廠的管網,而是通過閘門直接排向了江里,但城市居民的污水處理費卻一分也沒少繳——近日,四川法制報接到了三臺縣群眾的投訴。記者注意到,省環保廳曾通報,綿陽市三臺縣污水處理廠存在運行負荷不足、進水濃度下降、中控系統及在線監測數據異常等問題。
14日,四川法制報記者來到三臺縣,在縣城濱涪路涪江與凱江交匯的河堤污水排放泵站總閘處,通向凱江的閘門打開,水嘩嘩流個不停。“這是雨污管網,你看這么熱的天,幾天沒下雨了,這是哪里來的水?”在現場,一位三臺群眾對記者表達了他的疑惑。
四川法制報記者發現,來路不明的水流通過這個閘門,穿過河堤大壩,從出水口進入了凱江,再入涪江。站在出水口處,一陣陣惡臭襲來。在閘門不遠處的防洪泵站操作間的守夜人稱,污水排放不是他管,他不清楚是誰在排污水。而在閘門2公里外,就是三臺縣污水處理廠。
去年9月,四川省環保廳與環保部西南督查中心聯合現場督查發現,綿陽市三臺縣污水處理廠存在運行負荷不足、進水濃度下降 、中控系統及在線監測數據異常等問題,省環保廳曾掛牌督辦,責令整改。
14日,三臺一位姓廖的居民向記者出示了他繳納水電費的記錄,上面顯示了每月交水費時,由三臺縣自來水公司每個戶頭按每噸水用水比例代扣了不等的污水處理費。但他懷疑,污水處理廠可能為了節約成本,污水直接排入了江里,沒進入管網,污水排放設施成了擺設。“城市污水根本就沒進入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還照樣收費?”他說。
對此,三臺縣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告訴四川法制報記者,目前,群眾所反映的生活污水進入江河的情況的確存在,但那是以前老城區部分排污管網不完善造成的。省環保廳通報“污水處理廠存在運行負荷不足”的情況,也是這個原因造成的。現在,他們正在對這些管網進行完善和改造,這個問題很快會得到妥善解決。來源:四川法制報(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