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漳州“兩會”期間,本報曾推出“關注飲用水安全”系列報道,吸引眾多代表、委員關注(詳見本報今年1月27日、28日、29日持續報道)。近日,漳州市環保局、住建局等作出答復,今年漳州將從提高污水垃圾處理率、推進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水廠改建、建立水質監測站、加強水質信息公開等方面,全面加強市區飲用水安全保障。
建供水監測站 檢測項目共42項
據漳州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加強對市區供水企業的監管,漳州市住建局組織市供排水管理處成立漳州市供水監測站,擬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對市區各自來水的出廠水、管網末梢水進行采樣檢測,檢測結果也將定期在漳州市供排水的網頁“供水水質信息”專欄進行公布,讓市民均能隨時了解各自來水廠的水質情況,接受監督。據悉,按國家有關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水質的檢測項目共42項。
早在今年4月,漳州市住建局就已批準同意相關建站方案,5月相關儀器、設備便已順利招標,設備將于8月供貨完成安裝、調試及人員培訓。明年年初計劃向省質監局申請資質認證,并展開相關檢測工作。
此前,盡管自來水出廠水質情況,每月都會在漳州市住建局官方網站公開,但這些數據來源并非是通過住建局檢測獲得,而是制水企業自行上報,易被曲解“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
飲用水多重監管 安全體系更完備
目前漳州市區主要有一水廠、二水廠、金峰水廠、糖廠水廠共四座,其中漳州一水廠、二水廠、金峰水廠隸屬于漳州發展水務集團,占漳州市區供水區域90%以上。
漳州發展水務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飲用水從原水到制水再到市民家,每一個環節都有一套嚴格的檢測程序,一旦原水出現某些指標超標,很快就會預警;在制水環節,漳州發展水務集團也成立了檢測中心,對各環節的水質進行檢測。
不過這只是內部監管,而外部監管方面,由衛生部門不定期對水質進行抽檢、抽檢既包括出廠水,也有管網末梢水。而住建部門作為水廠的業務主管部門,此番新建水質監測站,意味著漳州各水廠又多了一道外部監管程序,而對漳州市區飲用水而言又多了一重安全保障,體系更加完備。來源:閩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