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建設及經濟快速發展,人口規模不斷提升,呼和浩特市高峰期供水已現缺口。為此,呼和浩特市啟動了引黃二期工程,并于6月30日通水試運行。
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引黃二期工程將為呼和浩特市每日增加20萬噸的供水量,使城區日供水量達到60余萬噸。其中,地下水20多萬噸、引黃一期及二期總供水量40萬噸,這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呼和浩特市用水緊張狀況。
那么,黃河水是如何成為居民用水的呢?記者了解到,黃河水從托縣預沉廠經過63公里管道進入金海調蓄水庫,進行二次沉淀后,再經過16公里流入金河凈水廠,通過加藥、沉淀、水源攪拌、絮凝沉淀后,進入濾站,再通過石英沙過濾流入清水池,在清水池進行加氯消毒后,通過吸揚井、加壓泵站打入城市管網。整個過程歷經八九個環節。
也有不少市民擔心,黃河水作為生活用水安全嗎?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有限責任公司引黃擴建工程建設項目部負責人李剛介紹:“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將水質標準由原來的35項增加到106項,呼和浩特市水質監測中心的檢測能力目前已經達到106項指標。也就是說,通過106項指標檢測后,黃河水才會被配送到城市管網中。因此,市民完全可以放心飲用黃河水。”據介紹,黃河水將由供水管網逐步從城市外圍向市區配送。來源: 正北方網(呼和浩特)
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引黃二期工程將為呼和浩特市每日增加20萬噸的供水量,使城區日供水量達到60余萬噸。其中,地下水20多萬噸、引黃一期及二期總供水量40萬噸,這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呼和浩特市用水緊張狀況。
那么,黃河水是如何成為居民用水的呢?記者了解到,黃河水從托縣預沉廠經過63公里管道進入金海調蓄水庫,進行二次沉淀后,再經過16公里流入金河凈水廠,通過加藥、沉淀、水源攪拌、絮凝沉淀后,進入濾站,再通過石英沙過濾流入清水池,在清水池進行加氯消毒后,通過吸揚井、加壓泵站打入城市管網。整個過程歷經八九個環節。
也有不少市民擔心,黃河水作為生活用水安全嗎?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有限責任公司引黃擴建工程建設項目部負責人李剛介紹:“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將水質標準由原來的35項增加到106項,呼和浩特市水質監測中心的檢測能力目前已經達到106項指標。也就是說,通過106項指標檢測后,黃河水才會被配送到城市管網中。因此,市民完全可以放心飲用黃河水。”據介紹,黃河水將由供水管網逐步從城市外圍向市區配送。來源: 正北方網(呼和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