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正在填寫調查表
呼和浩特春華水務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喬力群(中)了解施工情況
多年來,老舊小區供排水設施老化,出現了供水管道漏水、水質渾濁、水壓不足、排水不暢、污水外溢等問題,致使老舊小區居民吃水難,嚴重影響了他們的日常生活。6月29日,呼和浩特市老舊小區供排水管網及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工程全面啟動,此次改造涉及381個小區,總投資9.5886億元,改造后將徹底解決51080戶居民20多萬人口吃水難問題。
采訪內容:老舊小區供排水管網及二次供水設施改造
采訪地點:呼和浩特市
采訪對象:居民、改造項目部辦公室負責人
語錄
這些年因為小區沒水吃,我們奔走在居委會、街道辦事處以及回民區政府之間,希望有關部門幫助老百姓解決吃水難的問題。今天我們小區終于開工建設二次加壓泵房了,這是市政府的重大惠民工程,我舉雙手贊成。
——呼運A小區居民蘇大爺
此次改造工程,我們使用的都是較為先進的管材,居民家中使用的PPR管,暖溝里則使用鋼塑復合管,其使用壽命最短為50年,質量安全方面比較可靠。同時呼吁市民積極配合我們進行入戶改造,如果居民家中的戶管不進行更換改造,那么經過加壓泵房的水流入居民家中,容易造成戶管爆裂。
——老舊小區供排水管網及二次供水設施改造項目部辦公室負責人關寶平
盼望已久的改造工程
終于啟動
老舊小區居民
半夜起來接水
【現場】
盼望已久的改造工程
終于啟動
6月29日9時,呼和浩特市老舊小區供排水管網改造工程啟動儀式在光明路呼運A小區舉行,作為第一個開工的小區,小區的很多居民都來到開工現場,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著老舊小區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在小區內的改造工程咨詢臺前,居民們排隊填寫《呼和浩特市老舊小區供排水管網及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居民意見調查表》,家住五樓的蘇大爺激動地說:“這些年因為小區沒水吃,我們奔走在居委會、街道辦事處以及回民區政府之間,希望有關部門幫助老百姓解決吃水難的問題。今天我們小區終于開工建設二次加壓泵房了,這是市政府的重大惠民工程,我舉雙手贊成。”
蘇大爺告訴記者,每到夏天吃水難就成了居民的一塊心病,白天水龍頭流不出一滴水,全靠半夜起來接水,有時半夜也沒有水,這幾年蘇大爺的生活完全顛倒,吃飯、睡覺、洗衣服、洗澡這些日常生活全部被“水”打亂了。當日,記者來到蘇大爺家,打開水龍頭卻一滴水都沒有,地上和柜子上擺了10多個桶。
【現狀】
老舊小區居民
半夜起來接水
6月22日早晨,家住昭君新村的付先生家兩個盛水用的大桶再次見底,每到夏天,半夜起床接水是他必做的事情。這幾天由于工作忙,妻子出差不在家,水桶里的水用完了,付先生正為去哪兒借水發愁。
昭君新村建于2000年,全部是6+1住宅。“起初小區的自來水很正常,近幾年,小區就出現了水壓不足的情況,尤其是夏季用水高峰期,這種情況就更加嚴重。現在白天基本沒有水,半夜的時候水管里才能流出一點兒水,衣服不能洗,熱水器成了擺設。”付先生說。
為了維持每天的生活用水,付先生買了兩個大桶,基本上兩天一次,半夜起床接水,不僅把這兩個桶接滿了水,家里的臉盆、面盆、水壺都得接滿水,就算如此,也只夠一家人一天的用水。
記者在大修廠宿舍采訪時,75歲的劉大爺在樓下愁得直跺腳,他住在六樓,因為沒水廁所都不敢上,每天都要定時去外面上廁所,“年輕人還好些,我的腿腳不利索,整天上下樓去借水,真快堅持不住了。”
新城區開源小區的李女士也在為吃水發愁,李女士家也住在六樓,因為家里老人剛做完手術不能下樓,她每天除了半夜起床接水,白天沒水的時候還要到外面借水,無奈之下家里安裝了一個抽水泵,但抽水泵都是空轉,一滴水也流不出來。李女士說:“沒水什么都干不了,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
居民正在填寫調查表
呼和浩特春華水務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喬力群(中)了解施工情況
希望市民配合入戶改造
【呼吁】
希望市民配合入戶改造
老舊小區供排水管網及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工程離不開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有限責任公司專門寫了一封致居民的信,信中介紹了此次改造的具體內容和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難。
為了徹底解決吃水難問題,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有限責任公司對老舊小區重新進行了科學設計,使庭院管網的布局更加合理,并采用新型優質管材,替代老舊破損的管材。“此次改造工程,我們使用的都是較為先進的管材,居民家中使用的PPR管,暖溝里則使用鋼塑復合管,其使用壽命最短為50年,質量安全方面比較可靠。同時呼吁市民積極配合我們進行入戶改造,如果居民家中的戶管不進行更換改造,那么經過加壓泵房的水流入居民家中,容易造成戶管爆裂。”呼和浩特市老舊小區供排水管網及二次供水設施改造項目部辦公室負責人關寶平表示,通過一系列的改造措施,從根本上解決老舊小區居民吃水難問題,從而消除水質二次污染隱患,提高供水質量,改善供水環境。
針對改造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短暫停水情況,關寶平表示:“改造工程會給居民生活帶來短期不便,我們盡可能地把這種情況降到最低,為了保證居民用水,我們將為停水用戶提供臨時供水服務。”
主要解決供水壓力和水質問題
【解釋】
主要解決供水壓力和水質問題
“老舊小區供排水管網及二次供水設施改造一期工程,計劃用3年時間,對全市381個小區的供排水管網進行改造,今年將有221個小區分三批改造完成,并改造建成二次供水調度中心一座、金橋區域加壓泵站1座。此次開工改造的呼運小區、冶建小區等61個小區為第一批,工期預計3個月;第二批與第三批將分別于7月2日、7月9日陸續開工建設。”關寶平告訴記者。
據介紹,改造項目包括小區內的供水、排水管網以及戶內的供水管道一直到水表,新建二次加壓泵房等。“老舊小區的建設年代久遠,供排水管網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老化漏損,在管道被銹蝕老化后,會導致供水壓力不足,水質不穩定,從而造成居民吃水難的現象。”關寶平表示,過去的鑄鐵管內壁沒有防腐涂層,造成管網內外壁銹蝕嚴重,水經過這樣的管道流入居民家后,就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二次污染影響水質。此次供排水管網改造,一是要解決供水壓力問題,二是要解決供水水質問題。
供水改造缺資金
建立監管合一
長效機制
【困難】
供水改造缺資金
呼和浩特市老舊小區供排水管網及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在實施過程中主要面臨三方面的困難,一是資金問題,二是老百姓對入戶改造不配合,三是加壓泵房的選址問題。
“改造工程涉及入戶進行改管,這樣會破壞居民家的地面、墻面裝修和裝飾,所以有些居民不太配合改造,如果有一戶不同意戶內改造,與其在一條管線上的居民都不能進行改造。這也是我們在做居民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難題。”關寶平告訴記者。
據關寶平介紹,一些需要改造的老舊小區因加壓泵房選址一直無法確定,使供排水管網及二次供水改造工程無法推進,“我們需要老百姓配合加壓泵房位置的選定問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加快步伐進行改造,解決困擾他們多年的吃水難問題。”
關寶平告訴記者,為了徹底解決老舊小區水壓不足、水質發黃、口感異常等問題,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要求供水企業積極應對供水難問題,要求呼和浩特市供排水公司對老舊小區進行摸底排查和勘測,并堅持先易后難、群眾反映強烈的原則,籌集資金分批分期進行改造。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設施改造最大的困難就是資金。老舊小區供排水管網及二次供水改造工程一期工程有381個小區需要改造,而安裝一套簡單的二次加壓設備也得十幾萬元。考慮到讓居民出資不太現實,供水企業本身也沒有太多的資金,所以目前進行老舊小區供排水管網及二次供水改造工程的資金主要由市政府、供水企業多方籌措,改造之前居民不需要出資。
【思考】
建立監管合一
長效機制
關寶平說,這次老舊小區供排水管網及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完成后,老舊小區的供排水系統將得到大幅度的改善,有利于穩壓供水,有效地避免或者減少水質的二次污染,同時設施改造利用新材料、新技術,長期有效地解決老化、跑、冒、滴、漏問題,可大大減少管網損失、漏失率,節省大量的水電資源。
一些老舊小區沒有物業無人管理,對于完成改造后,安裝了二次加壓設備的老舊小區,后期的運行維護是居民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其中,加壓泵的電費是一項重要且較大的開支。此前,一些安裝了二次加壓設備的老舊小區,因為沒有物業公司和業委會,許多居民又不愿意交電費,因欠電費導致停水的事情時有發生。
在后期維護中,人工、巡檢以及設備的磨損、折舊、更換、保養,也都需要費用。關寶平告訴記者,從水價結構上來說,水費里不包括這些費用,所以嚴格地講,這些費用也應該由居民承擔。但是實際上,許多時候都是自來水企業承擔了。關寶平表示,老舊小區供排水管網及二次供水工程改造之后,后期的運行維護也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政府部門如果能盡快出臺政策,建立起監管合一的長效機制,確保這項惠民工程完工后正常運行。
記者手記
水是萬物之源,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基礎,今后20年,人類對爭奪水資源的競賽將愈演愈烈。呼和浩特作為嚴重缺水城市,這些年“水”問題日益突出,在記者近兩個月對首府居民用水問題調查中發現,在這個追求錢、權、名的時代,很少有人把不值錢的水當回事,違規用水現象普遍,高耗水企業節水意識淡漠,水資源浪費令人痛心疾首,供水企業因為沒有執法權,在監管中顯得力不從心。
為了“治好”老舊小區居民沒水吃這塊城市心病,政府及供水企業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引黃工程和二次供水管網改造工程。然而眼下對全民節水意識和加強水資源保護的宣傳亟待開展。與此同時,我們呼吁政府盡快完善和出臺水資源保護的相關政策法規,對違規用水企業、浪費水資源的行為要違法必究,執法必嚴。來源:正北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