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琦指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三亞旱情,派出省地質局專家隊伍支援三亞打深水機井抗旱救災,解決三亞人民的生活生產用水。各區、各部門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緊抓抗旱工作,全市上下形成了抗旱救災的良好勢頭。
張琦強調,雖然6月14日的降雨給三亞帶來了不少的降水,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三亞的旱情,但旱情仍不容樂觀。三亞作為專業性的旅游城市,旅游用水量大,城鄉供水壓力較大,每天需要從赤田水庫用水幾十萬噸,赤田水庫每天需從保亭報導水庫調水5萬噸,因此,當前要有抗大旱的決心和準備,全力保證旅游用水和生活用水。要繼續強化措施,落實責任,通過打深水機井、從報導水庫引水、加強大隆水庫利用等,保障三亞用水的長治久安。三亞地下水資源豐富,省地質局可根據水源分布情況,在亞龍灣、海棠灣、海坡等酒店聚集地多打含水量大的深水機井,旱時可用來解決市民、游客的用水問題,解決市民和游客飲水的后顧之憂。不用時可進行封管,水務局要拿出管理辦法,定期檢查、定期維修。同時要加大宣傳,發動群眾節約用水,保證重點項目用水,保證農作物灌溉用水。
張琦要求,要從長計議,解決好工程性缺水問題,這關系到全市人民的福祉,關系到三亞的長治久安。大隆水庫水資源豐富,要舉全市之力建設好中部供水廠和西部供水廠(二期),充分利用大隆水庫水源,扭轉全市生產生活用水被動局面,為三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張琦強調,要把中部供水廠和西部供水廠(二期)建設,作為市委書記第一工程來抓,舉全市之力加快建設。有關部門要在供水工程上主動作為,為老百姓著想,敢于為老百姓擔當,抓好水廠建設,拿出工程時間表,加班加點規劃建設,全速推進。遇到建設征地問題,任何單位、任何人都要服從大局,不得阻礙或阻撓工程實施。
張琦指出,國家住建部已經把三亞列入城市“雙修”、地下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建設的試點城市,這在全國是唯一的,一定要珍惜難得的歷史機遇,搞好海綿城市建設,這對三亞的長遠未來、人民的福祉和今后抗擊干旱臺風災害都是有好處的,各區、各部門要更新觀念,把思想轉變到生態保護、自然和諧以及最少人力干預自然的認識上來,積極配合,真正落實城市“雙修”、地下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建設工作,共同治好三亞的城市之水,開創三亞美好的未來。
據了解,6月14日,三亞久旱逢甘霖,東半部地區普降小到中雨,局部大雨,最大單點降雨量為45毫米,赤田水庫增加蓄水量23萬立方米。同時,省地質局還派出專家,將幫助三亞在大茅、荔枝溝等地打100口深水機井,前期打20口應急深水機井,緩解三亞的供水壓力。
會上,市三防辦、市氣象局、市農業局、市林業局等部門以及各區有關負責人匯報了當前三亞的旱情及抗旱工作。
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苗延紅,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岳進,副市長李勁松,以及省地質局領導,市委、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各區黨政負責人等參加會議。來源:海南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