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1個接受大“體檢”的入河排污口分別是莒縣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污口、莒縣日照華泰紙業入河排污口、莒縣南環路市政綜合入河排污口、莒縣日照成群食品有限公司入河排污口、莒縣第二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污口、五蓮縣第一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污口、五蓮縣第二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污口、東港區日照大學城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污口、日照市第二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污口、日照經濟開發區綠源工業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污口、嵐山區山東昌華食品有限公司入河排污口,按照要求,每個排污口分別于5月18日17點、5月19日0點和5月19日9點進行三個測次。
18日下午,記者跟隨日照市水文局的技術人員來到了市區的三處排污口進行采訪。首先來到的是日照市第二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污口,該排污口污水排放去向為崮河。
現場,技術人員介紹說,此次水質監測項目包括流量、水溫、PH值、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揮發酚、總磷、總氮等九項指標,這些指標基本上能夠反映排污口的污染程度。在完成了測流、取樣等工作后,技術隊伍又分別去往日照經濟開發區綠源工業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污口及東港區日照大學城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污口進行檢測取樣工作。
19日上午,記者從日照市水文局了解到,本次“零點行動”實測排污口流量31測次(另外兩測次因排污口未排水而未實行);現場采集排污口水樣31個,現場平行樣、現場空白樣各6個。此次采集水樣水質檢測將于下周完成。
據了解,根據省統一安排,入河排污口監測工作始于1998年,每年進行兩次,5月份和10月份各一次。
市水文局水環境監測科的一名技術人員告訴記者,從近年連續監測情況來看,日照市入河排污口的排污量越來越少,這得益于近年日照污水處理廠增多,排污企業也加大了對污水的處理力度。
這名技術人員介紹,從近年監測情況來看,日照市排污口排放出的水基本上符合灌溉要求標準,在沒有其他水源的情況下可少量用于灌溉。”來源:黃海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