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今春,調兵山市水利部門積極爭取農田水利維修養護資金,精心組織規劃設計,精心組織施工管理,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清淤治理農田排水溝渠取得明顯成效。該項工程的實施,解決了我市近6萬畝易澇耕地的排水溝道多年淤積問題,得到當地群眾的認可和歡迎。
我市現有易澇耕地面積5.59萬畝,主要分布在曉明、大明兩鎮。
近些年來,由于取消了農民積累工、義務工制度,又沒有固定的資金來源支撐清淤和維護排水溝渠工作,致使澇區排水溝渠近年來淤積和損毀嚴重。同時部分溝渠已被農民非法開墾成開荒地,這給排水溝渠的清淤工作增加了困難。致使排水溝渠不能完全通暢達不到正常的排水標準,造成了內澇積水無法及時排除。
針對上述澇區排水溝道淤積損毀嚴重問題,我市積極編制澇區治理規劃,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投入,大力維修改善排水設施,清淤治理排水溝渠,分期分批實施了一批澇區治理工程。去年,我市利用上級農田水利維修養護資金,對境內的大明、曉明、曉南鎮的大明、創業等13個村屯淤積較為嚴重的排水溝渠進行了一次較為徹底清淤治理工作,共清理溝道31條,清淤總長度75公里,累計完成清淤土方30萬立方米。該項工程的實施,有效的改善了排澇條件,解決了排水不暢問題,受到當地群眾的歡迎。
澇區清淤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下一步我市將積極爭取當地財政資金和上級投入,有計劃、有重點、分批次對重點地段重點溝渠進行清淤治理。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國家資金投入是有限的。各地區、各鄉鎮、各村屯應當本著一事一議的原則,引導各鎮村組織當地受益農民,發揚自力更生的精神,尊尋“誰受益、誰組織、誰投勞投資”的做法,對本鄉鎮本村屯的排水溝渠,組織當地人力進行清淤治理。當前,我市已建立了市鎮村三級基層水利服務體系,水利站、水管員隊伍已經完善組建,下一步要加強宣傳教育,強化工程管理,避免人為破壞排水溝渠現象的發生。來源: 中國鐵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