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供熱擴容需求。“湖西片區和周邊供熱負荷越來越大,增大供熱管線直徑,將滿足周邊居民和商業區的用熱需求。”市供熱燃氣管理處副主任陳寶和告訴記者,過去跨越勞動湖的供熱管線是在原有北大橋橋面下部懸空走行,為了保證新橋通船需要,這條供熱新干線改為穿越勞動湖底,直徑則從過去的700毫米增至900毫米。來自熱電廠的滾滾熱流,今后將自東向西,從湖底輸送至建華區湖西片區。
供水形成環線互補。同樣是穿越勞動湖底,雄鷹橋穿湖供水管線工程選擇與供熱管線同槽施工,在增大供水流量的同時,則將相隔數公里的瀏園水廠、建華水廠實現了閉合環路。記者從市住建局供排水管理處了解到,穿湖底的供水干線直徑達到700毫米,不僅滿足了周邊新建商業、居住用水需求,同時也實現了兩座水廠的東西貫通,進而使城區供水管線逐步形成環線,一旦發生停水等突發事件,兩座水廠即可實現互補。
施工難度前所未見。“施工難度太大了,工程量比預想的還要多!”連日來,正在進行的開槽施工自東向西逐漸展開,臨近湖東岸深達10米的坑槽內外,施工單位調集了3臺大型挖掘機,艱難地將泥土運出作業坑,再由重型卡車運出現場。市供熱燃氣管理處工程科工作人員和鑫峰監理現場負責人看著眼前的場景,發出感嘆。
作為齊齊哈爾市城區首條大型穿越湖底的供熱供水管線,施工準備就做了1個多月。4月正式動工以來,由于開槽深達10米,臨湖降水、坑槽鋼板樁加固都是難點。又恰逢連日的降雨影響,有限的作業坑內,施工單位想了許多加固辦法,同時動用多達28臺水泵不間斷排水,既要保證施工質量,又確保操作人員安全。來源: 東北網-齊齊哈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