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區水廠反應沉淀池。市水務局供圖
踐行新思路,適應新常態
凝聚瀏陽水務改革發展正能量
——訪市水務局局長鄧華
水務局·思路
我們將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和上級水務工作會議、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順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搶抓水務發展新機遇,夯實農村水利、拓展城市水利、注重生態水利,圓滿完成“十二五”水務改革發展任務,逐步構建人水和諧的現代化水務體系,為瀏陽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水務保障。——市水務局局長鄧華
亮點
水務管理進入“信息時代”
手持GPS定位儀,現場測量山塘、河壩、溝渠等長度、寬度,并對工程量進行預算,在同一角度拍攝施工前、中、后、三張照片,建立項目檔案,對借用項目套取資金的情況,給予直接否決。這是去年全市水利冬修督查時的工作亮點。
近年來,市水務局堅持把“提升管理水平”作為水務發展的動力,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大力開發、引進全新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助推水務管理工作取得了新成效。GPS核定水利冬修項目就是我市水務管理中的一項新舉措。
為了強化水利工程現場監管力度,去年市水務局投入180萬元引進了手機定位視頻考勤系統等工程管理信息化軟件。施工單位“五大員”駐工地帶班生產期間,每天必須上傳至少一張(段)有本人容貌的現場工作照片或視頻錄像,進一步規范了水利工程建設施工現場管理,確保了水利工程建設質量和進度。
為了提升項目管理水平,市水務局還自主開發出了一套工程管理系統。作為全國首創的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系統,其主要功能包括工程開工前管理、施工中管理、驗收管理(法人驗收、政府驗收)、輔助管理、報表統計和系統管理,涵蓋工程建設全過程,從而滿足水利工程建設公開透明需求、統一管理需求和工程建設信息化需求,提高了我市水務系統工程項目管理水平,得到了水利部、省政府和省水利廳領導的充分肯定。
瀏陽日報記者羅方平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水務工作也不例外。瀏陽是全省水利大市,蓄水總量達到5.13億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82.13萬畝,那么水務部門將如何踐行治水新思路、適應水利建設新常態呢?
“新常態需要新驅動,新常態須有新辦法,我們將牢牢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和水務發展新特征,緊緊抓住水務改革發展重大機遇,因勢而變,順勢而為。”市水務局局長鄧華表示,今年全市水務系統將在轉變水務發展方式和提質增效上下功夫,不斷提升水利支撐保障水平。
去冬今春完成2.6萬公里渠道清淤
春季的瀏陽大地,生意盎然。行走在永安鎮的機耕道上,一蔸蔸綠油油的秧苗正迎風生長,散發出勃勃生機。“多虧了去年開展的農田水利暢通工程建設,現在‘放水’輕松多了。”站在田埂上,永新社區的種糧大戶王德清直豎大拇指,今年他承包的300畝水稻,再也不用為灌溉而擔心了。
去年10月,我市啟動農田水利暢通工程三年行動,全市迅速掀起了自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各級領導最重視、資金投入最多、媒體報道最關注、群眾參與最廣泛、建設效果最好的農田水利建設新高潮。
據統計,去冬今春,全市共發動群眾投勞90余萬個工日,完成灌區續建配套一處,病險渡槽除險加固61處共5173米;實施山塘清淤、骨干山塘除險加固、河壩修復、機埠更新改造等工程1282處,實施田間渠道清淤整治工程2.6萬余公里。
除了農田水利暢通工程,2014年全市還實施了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43處。截至目前,38座小二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已有6座水庫通過蓄水驗收,28座具備蓄水驗收條件,其余4座水庫正在督促施工單位搶抓工期,預計5月完成水下工程,達到蓄水驗收條件;5座小一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除板溪、中塅水庫外,其余水庫也將在本月底完成水下工程,達到蓄水驗收條件。這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今年解決18.1萬人飲水安全問題
“自來水通了,以后燒水、做飯更放心了。”看著水龍頭流出白嘩嘩的自來水,棖沖鎮平息村的楊紹平臉上“寫”滿了笑意。3月5日,隨著棖沖、葛家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全面通水,棖沖、葛家有4.2萬群眾告別吃井水時代。
棖沖葛家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作為省水利廳設計批復、長沙發改委立項、中央財政預算、地方配套資金的民生項目,總投資額達1100萬元。
今年1月10日工程全線鋪開,為確保工程進度,項目專門成立了安全飲水項目總體領導小組,并下設綜合協調組、環境秩序組和工程技術組。通過積極配合,分工協作,項目克服了復雜地形等困難,只用1個多月的時間就完成了主體工程建設及沿線管網鋪設工作,并成為全國農村飲水安全的樣板工程。
“新常態要求水務部門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產品,為人民群眾提高更加堅實的防洪、供水、水生態安全保障。”鄧華介紹,通過倒排工期,多個工作面日夜施工,責任到人,主要負責人駐鄉鎮、守工地等超常規工作措施,目前2014年度7處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已經基本完成。
而根據湖南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2015年投資計劃《湘發改投資(2014)1075號》的通知,今年全市還將啟動馬尾皂水廠、溪江鄉水廠等24處工程,解決18.1萬人的農村飲水不安全,目前各項目正在快速推進。
訪談
構建人水和諧的現代化水務體系
瀏陽日報: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水務改革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為“十三五”水務發展奠定基礎的重要之年。那么,今年全市水務工作的主要指標是什么?
鄧華:今年的主要指標是:固定資產投資任務5億元,實施50個興水利、除水害、保民生的政府投資項目。計劃清淤山塘882口,疏浚溝渠1萬公里,新啟動除險加固水庫36座,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24處,解決18.1萬人飲水安全問題。
瀏陽日報:圍繞2015年水務工作的主要指標,全市水務工作重點是哪些?
鄧華:重點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全力抓好防洪減災體系建設。依法逐級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項防汛抗旱責任制,建立基層防御山洪災害網格化責任體系,著力提高防汛抗旱應急處理能力。
二是大力推進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繼續深化農田水利暢通工程三年行動,通過民辦公助、以獎代補等方式,建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新機制,全面完成省市下達的農田水利建設任務。
三是強力推動水生態文明建設。全面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和“三條紅線”控制指標,嚴格執行取水許可、水資源有償使用、水資源論證和建設項目節水設施“三同時”制度。
四是全面加強基層單位能力建設。繼續推進簡政放權,突出水工管單位規范管理,提升鄉鎮水管站能力水平。
五是繼續抓好水利工程建設管理。認真做好水利綜合規劃和專業規劃,切實抓好項目前期工作,確保工程建設進度和質量,加強水利工程科學化管理。
六是狠抓黨風廉政和隊伍建設。著力強化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的落實,堅持黨風廉政建設與水務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推進、同落實。強化干部職工培訓、培養、管理和考核,打造一支結構優化、專業合理的人才隊伍。
來源:瀏陽網